两岸统一,除了和统及武统之外,还有第三种方法吗?

长了鹿角的兔子 2023-02-21 18:07:47

和平统一台湾对两岸最有利,但一些现实因素让和平统一困难重重,因此解放军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正如古语所说“兵者,国之大事”,“苍生性命,岂容儿戏”。武统的代价很大,轻易使用武力不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

和也难,战也难,要完成统一,难道真没有第三种方法吗?

一:统一台湾时机还不成熟

很多人可能感到奇怪,如果台湾当局愿意和平统一,那当然最好。如果不愿意,就应该尽快武统,为什么还要寻找第三种方式?

原因很简单,和平统一和武统目前各有困难,哪种方式都不太好实现。要弄明白它们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先理清台湾问题的核心问题在哪。

目前台湾问题的根本症结,可简单概括为两岸统一时机不成熟与台湾问题不能永远拖下去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两岸统一时机不成熟?主要有2个方面原因。

第一: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后,两岸关系已陷入僵局。两岸和平统一的对话机制已经受到影响。蔡政府上台后,民进党一方面否认九二共识,另一方面推崇“去中国化”,导致两岸关系异常紧张。

去年佩洛西窜访台湾,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大陆利用军事演习作为反制,台海局势紧张到了极点。后来局势慢慢缓和了,但大陆已经“引弓待发”,如今两岸关系随时都可能出现重大变化。

与过去相比,两岸关系的发展因为台湾当局的执迷不悟,已基本趋于停滞。在这种状态下,连最基础的交流渠道都没有,两岸谈论和平统一无从谈起。

除了台湾本身因素外,中美硬实力还存在差距。台当局正是看中这一点,拼命拉拢美国,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从大环境看,美国仍是阻碍两岸和平的关键因素。中国想要收复台湾,不得不面对美国的强力阻挠。虽然近20年来,中国实力增强迅猛,美国已深感实力不足,但美国还有损招。美国已经开始拉拢北约国家进入印太,又联合澳大利亚补充自己的实力。

当前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

21世纪前10年,美国更关注中东问题,后来开始关注中国。2008年奥巴马政府时期突然宣布“印太战略”,自此之后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特朗普则更进一步,将“印太战略”提升为“印太战略”。2020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美国有了更多力量部署亚太。

目前在印太地区的中美博弈,美国是攻势,中国是守势,大环境对中国不利。

综合以上,可见统一台湾的条件还并不成熟。台湾问题牵扯台湾和美国,但中国难以和台湾当局建立信任关系,很难心平气和讨论和统问题。又不能从硬实力上压倒美国,迫使美国让步,因此两岸统一时机不成熟。

二:台湾问题不能再拖了

既然时机不成熟,我们能“消极等待”吗?

当然不能。统一台湾的时机不成熟,丝毫不影响解决台湾问题的迫切性。台湾问题为什么迫切?

第一,台湾民意正在发生变化,继续拖下去可能出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众所周知,过去的台湾政治高层大多来自大陆,他们清楚台湾问题产生的历史和原因,从感情上不支持独立,在态度上反感“台独”。

随时间推移,这一批人或者老去、或者失势。台湾新一代年轻人在“态度”问题上更为激进,更愿意“维持现状”或者直接“独立”。

新一代台湾年轻人生在台湾,与大陆感情淡薄,没有认同感,对两岸统一的话题十分“反感”。

根据台湾媒体的调查报告,台湾已有30%的年轻人倾向于“独立”,支持两岸尽快统一的总人数已不足10%。

2007年时,还有67%的台湾人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到了2022年,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感已经下降到了3.3%。

随着老一代人的去世和新一代的人的成长,台湾政治生态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两岸的和平统一需要建立在两岸人民的共同认知和共同情感基础上,现在这一根基却在不断动摇。

如果还不加强对台湾的影响,再过20年,可能有超过80%的台湾人都不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因此台湾问题不能再拖了。

另一方面,近期俄乌战争给了我们一个重要警示,若台湾问题再拖下去,早晚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俄乌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战略欺骗”。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根同源,本都属于斯拉夫人,甚至30多年前还属于一个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对乌克兰的影响力。美国趁虚而入,影响了乌克兰人的意识形态,最终乌克兰变成了西方的傀儡。

美国以加入北约“欺骗”乌克兰,乌克兰为了美国的空头支票选择和俄罗斯反目成仇。最终成了美国政府给俄罗斯放血的工具。

俄乌战伤亡惨重,死的都是斯拉夫人,美国却能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

俄乌战争给了我们深刻教训:如果放任台湾问题不解决,台湾年轻人也会在美国的蛊惑下变得更加疯狂,直到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到时候再去解决,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能比今天的俄罗斯更加惨重。

其次,从历史兴衰来看,国家的关键问题必须尽快解决,绝对不能久拖,否则最后可能成为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宋朝就是因为没有能够解决燕云十六州的问题,致使宋朝在对辽、金的战争中处处被动,处处挨打,最后终于灭亡于外族手中。

相反历史上能获得地缘优势的朝代,常常得以长治久安。如汉武帝在汉朝中前期就多次征讨匈奴,迅速解决匈奴威胁为汉朝兴起奠定了基础。又如唐朝,唐太宗下定决心解决北方的突厥问题,最终也换来了大唐盛世。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目前正在快速崛起,如果台湾问题不解决,可以说贻害无穷。若到了2050年中国仍然没能统一台湾,很可能“富而不强”,“受制于人”。

三:“武统”和“和统”为什么难以实现?

收复台湾不能再等了,然而时机又不成熟。一方面是台湾当局不愿意,另一方面是我们面临着美日的干涉,实力上还不能对美日形成碾压。贸然武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甚至断送“大国崛起”,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解放战争的历史,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解放战争中伟人曾提出“三种模式”来解决国民党军的残余势力。

“天津模式”:一旦谈判不成选择了武力,就用最猛烈的攻击迅速打垮对手,不给对手喘息之机。

“北平模式”:先打掉对方的外围,分割北平、天津、新保安等地的联系,重兵合围,给对手施压,迫使对方放弃武力选择和谈。

“绥远模式”:双方可以先划个和平线,承诺不使用武力。通过打通敌我内部联系,促成对方起义。一旦时机成熟,可以从内部瓦解对方,实现和平统一。

这三种方式我们现在都在用:在国际上我们孤立台湾,让“台独”失去国际市场,这是“北平模式”。强化战备,随时做好一举拿下台湾的军事准备,这是“天津模式”。

不放弃和谈,一方面给予台湾经济上的利好政策,如实现闽台经济的快速融合,提高两岸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民间友好人士往来,强化两岸人民交流和信任,慢慢瓦解“台独”市场,使其在台湾失去支持,这是“绥远模式”。

如果能把这三种“模式”进行统一运用,那就是统一台湾的第三种方式:“积极等待”,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积极等待”能统一台湾吗?

“积极等待”等什么?不是说不能等吗?

是的,解决台湾问题不能等,但此处的“等”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的等,而是主动出手,主动干预,然后“等待”时机的成熟、力量的变化、机会的降临。

所谓一般人等待机会,聪明人创造机会。两岸统一的机会一定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然而具体怎么等?

首先,要等中国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国家。

外界估计,到2035年左右中国将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中国不仅会在第一岛链内具备对美国的绝对优势,在整个西太平地区美国都可能不再是中国的对手。到了美国拉上日本澳洲也不敢轻易干涉台湾的时候,我们就具备了和美国正面“掰手腕”的能力。

回顾近7年来解放军的发展,我们应该对此充满信心。2016 年,中国歼20刚刚服役,航母仅有一艘“辽宁号”。

但是到了2023年,中国已经下水了3艘航母,战斗机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架,仅仅7年的时间,我军军事力量的变化肉眼可见。那么再等7年,我军可能已经服役5艘航母,军舰总吨位将超过美国。

其次,我们要等“三个”临界点的到来。

第一个“临界点”,是台湾所谓的“邦交国”归零时,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不认可台湾当局时,台湾将失去全部外部政治环境支持。

此时全世界都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所谓台湾对于中国来说不过相当于车臣对于俄罗斯的地位,解决台湾问题就有了国际环境基础。

第二个“临界点”,中美在太平洋地区的实力对比出现了“拐点”时。

最快2030年,最晚2050年时,美国加上日本已经都已经很难在西太平洋和中国较量时,解决台湾问题就有了力量基础。

第三个“临界点”,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权力对比层面出现了“拐点”时。

当美国的霸权主义开始失势,开始不得人心,而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始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时。当亚太大部分国家更愿意追随中国而抛弃美国时,我们就有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力基础。

但是之前咱们也说过,所谓“不用扫帚,灰尘不会自动跑开”。我们不能指望台湾“自动回归”,而是要掌握主动,创造条件,让台湾“不得不回归”、“愿意回归”、“同意回归”、“乐于回归”,这就是完成台湾统一的“第三种方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