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打、导弹管够!俄16条导弹生产线全速运转,乌克兰末日来了?

军军评军事 2023-10-01 03:51:01

文/小明

众所周知,俄乌冲突已经打了整整一年多有余,在这一年多的混战当中,俄乌双方都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人员、武器装备、财政、经济贸易等损失代价。但不同于乌克兰有整个北约的支持,俄罗斯在这场冲突当中全都只能靠自己,但要面对北约几十个国家的同时围堵,现在俄罗斯还是非常吃力的,甚至稍微不小心就会真的被北约给耗死。

而乌克兰方面,此前经过美西方等北约国家的大力援助,到现在已经对俄罗斯发动了整整三个月的所谓“大反攻”。而在“大反攻”当中,乌克兰军队的确在多个方向的战场连战连捷,俄罗斯军队却只能步步退守。有人说,俄军之所以在最近这三个月面对乌军的“反攻”,竟然遭到节节败退的境地,这完全就是俄罗斯目前的弹药库存已消耗殆尽,所以战场上的俄军现在已经面临弹药短缺、兵员短缺的境地。

如果弹药充足的话,那么俄军作为世界排名前三的军队,怎么可能挡不住乌克兰所谓的“大反攻”呢?甚至还会反过来对乌克兰发动更大的军事行动,以求在更短的时间瓦解掉基辅政权,以此来以胜利者的姿态将这场冲突结束掉。

而最近在俄乌冲突方向,的确就传出了一则极为重要的消息,这则消息如果真的属实的话,不排除会直接改变世界格局,俄乌冲突局势也将迎来巨变,甚至乌克兰将迎来“末日”。因为有多方消息曝光显示,俄罗斯方面经过500多天的战争,其国内的国防工业机器已逐渐被唤醒,未来俄罗斯的军工体系必然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完全可满足俄罗斯对包括导弹在内的大量武器弹药的战争消耗。

俄罗斯国家某军工集团经理“别克汉-奥兹多耶夫”,他在9月20日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就曾公开表示:“如今俄罗斯的各个军工厂,正在加班加点地制造包括匕首高超声速导弹、伊斯坎德尔导弹等在内的各种型号导弹,将拼劲全力满足俄乌冲突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在“奥兹多耶夫”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他所身处的地方,就是一家庞大的俄罗斯导弹生产工厂之内。从俄罗斯媒体曝光的画面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这家工厂极为庞大,各个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各型号弹药,完全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据了解,在进行各种军工厂的大动员之后,现在俄罗斯针对俄乌冲突的需求,已经完成了将国内全部军工企业的武器弹药产量,提升到了冲突爆发之前的10倍以上。而且,包括“奥兹多耶夫”在内的俄各个军工厂负责人,已经向俄罗斯国防部进行了商议,还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更大产能扩张。

再根据俄罗斯方面曝光的具体消息显示,现在俄罗斯境内的各个导弹工厂当中,已经有高达16条专门制造导弹的生产线,以及8万多名工人也正在加班加点全速运转。而且,这8万多名参与导弹制造的工人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主动要求加班的,他们虽然不能够上前线杀敌,但也想为俄罗斯打赢战争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也更是像前线的俄军说:“接下来你们放开打,有我们在,导弹管够”。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显然已经摆出了一副将举全国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这场冲突当中,所显示出来的意思是“俄罗斯必须要打赢这场冲突”。而与之相比的是,乌克兰背后的美西方国家,现在或许已经进入到了略显疲惫的状态,因为他们都在打各自的小算盘。

就比方说欧洲的北约国家,本来这些国家是根本不想去主动惹俄罗斯的,他们只想要的是祈祷俄罗斯不来揍他们,那就谢天谢地了。可没办法,美国利用几十年前的“马歇尔计划”,已经牢牢把控着欧洲经济,所以在这场冲突当中,只要美国想让哪个欧洲国家去支援乌克兰,那么他们也不敢反抗,也只能照做。

但是,这些个参与援助乌克兰的欧洲国家当中,真正拥有强大军工产能的实在是屈指可数,甚至有些国家自身的现役武器装备,都完全搬空用于援助乌克兰了。就算是美国这样一个世界第一大国,似乎也真的已经扛不住了,因为美国现在自身的经济极为混乱,甚至有些时候都自身难,就更别提加大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了,当然更重要的是,美国民众也绝不答应。

因为,人家俄罗斯可以将这场俄乌冲突,视为家门口的“卫国之战”,这个时候俄罗斯动员国内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应对冲突、扩大武器弹药产能等等,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国内大部分人的支持。而美西方国家,他们只是间接参与了这场冲突,也只是操控乌克兰打代理人战争,主动去招惹俄罗斯。所以已经有许多他们美西方的国内普通民众,开始极力反对继续对乌克兰进行援助了。

如此一来,现在的俄乌冲突局势,颇有一种俄罗斯已经下定决心要“放开打、必须打赢”的架势。而美西方国家那边,却显得越来越疲惫,对于乌克兰的援助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笔者认为:接下来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整个世界的局势,都有可能会迎来突破!

如果说没有了美西方的大力援助,那么乌克兰的下场还真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等待“末日到来”。

本文由军器战位发布!

1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3-10-02 11:15

    管够吃,真倒蛋。

军军评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