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好像啥都跟AI沾边了?
以前觉得高大上的AI,现在好像成了家常便饭。
就说百度,前几天财报一出,云业务蹭蹭往上涨,增速高达26%,这在云市场里可不多见。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它家的文心大模型还搞起了开源免费,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AI大爆发,百度要上天?
先别急着说百度要上天,这年头,AI火是真火,但烧钱也是真烧。
大模型训练一次,那成本可是天文数字。
所以,大家都在琢磨怎么把这钱给挣回来。
百度这波操作,看起来有点反常,但仔细想想,可能真有点门道。
你想啊,AI时代,算力就是基石,谁掌握了算力,谁就掌握了未来。
百度这些年,在AI基础设施上可没少砸钱,昆仑芯芯片、百舸异构计算平台,都是实打实的硬货。
就像盖房子,地基打好了,才能盖高楼大厦。
现在,百度云的万卡集群,那可是国内首个自研的,有了这个,玩AI才能底气十足。
李彦宏之前也说了,创新就是成本下降和生产力提升。
想想也是,AI再牛,如果用不起,那也只能是实验室里的摆设。
百度现在做的,就是想把AI的成本降下来,让更多人用得起,用得好。
云增速26%:藏着啥秘密?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百度云的增速这么猛?
26%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背后,AI绝对是最大的推手。
你看,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搞数字化转型,都要上云,都要用AI。
以前,企业上云可能只是为了省钱,现在,更多的是为了提升效率、挖掘新的商业机会。
而百度智能云,恰好能提供一整套AI解决方案。
从芯片到框架,再到模型和应用,百度都自己做。
这种全栈自研的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把各个环节都优化到极致,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就像自己组装电脑,每个零件都精心挑选,最后出来的效果肯定比买品牌机要好。
而且,百度文心大模型的API调用量,去年12月同比暴涨了33倍!
外部API调用量环比增长178%。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百度的AI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像盖房子,有人买了你的砖头,说明你盖的房子质量好,值得信赖。
文心免费:谁是赢家?
文心大模型免费了,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要知道,训练一个大模型,那得花多少钱啊!
免费了,百度图啥?
其实,这才是百度的高明之处。
开源,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用你的模型,帮你改进,帮你推广。
就像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用的人越多,生态就越繁荣。
而且,免费的模型,也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到百度智能云上来。
你想啊,模型免费了,但算力、存储、网络这些还是要花钱的。
百度通过免费的模型来吸引用户,然后通过云服务来变现。
这就像一个免费的游乐场,你来玩不要钱,但你要吃饭、住宿、买纪念品,还是要掏钱的。
更重要的是,百度不是光把模型扔出来就完事了。
它还融合了自己的RAG等领先技术,力求最大限度的减少幻觉,追求模型在多场景下的高可用性。
这样一来,用户用起来更放心,效果更好。
这就像一个装修公司,不仅免费给你设计图纸,还保证施工质量,让你住得舒心。
AI棋局:百度胜算几何?
现在,AI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百度虽然入局早,但未来的路还很长。
Deepseek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AI的更多可能性,也让竞争更加激烈。
但百度也有自己的优势。
它有技术积累。
这些年,百度在AI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有数据壁垒。
搜索引擎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训练AI模型的重要资源。
它有场景落地能力。
百度在搜索、文库、自动驾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以为AI模型提供实践的舞台。
李彦宏说了,更重要的不是使用什么类型的模型,而是基于模型创造的应用和应用价值。
百度现在做的,就是把AI技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像一个厨师,不仅要会做菜,还要知道怎么把菜卖出去。
而且,百度还在积极构建AI生态。
通过千帆大模型平台,百度接入了国内外上百个主流大模型,帮助客户精调模型、开发应用。
这就像一个百货商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商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全球AI新棋局中,百度能否笑到现在还不好说。
但至少,它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云业务的加速,技术的沉淀,以及底层的配置,都将成为它赢得未来的重要筹码。
创新永不眠。
就像蒸汽机的故事一样,AI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谁能把成本曲线踩在脚下,谁就能拿到通往未来的船票。
而百度,正在努力成为这样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