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这6款清明美食,你都吃过吗?

食光拾光 2025-03-04 14:31:18

清明节,细雨纷纷,踏青的季节来了。

每到这个时候,总有人因为吃什么美食而争论不休。

有人说清明节吃凉食,另一些人则兴致勃勃地推荐各地美味。

不管你是哪一种,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黑龙江,看看那里的清明美食,有哪些是你听说过或者未曾尝过的。

哈尔滨的老式糕点

小李在哈尔滨生活了大半辈子,每年清明节,他总会走进家附近的老字号糕点铺,买上几块老式糕点。

那些糕点多以面粉为主料,加入油、糖、蛋、果仁等辅料,经过包馅、搕模、切块成型,再经过蒸、烤、炸等工序。

糕点的种类繁多,造型简单可爱,甜咸皆有味。

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咸而适中,令人回味无穷。

对很多哈尔滨人来说,老式糕点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满载着童年的记忆和家的味道。

齐齐哈尔的干豆角丝炖猪肉

想象一下,在没有冰箱的日子里,吃上一道既美味又能存放久的菜肴,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在齐齐哈尔,老王年年都会抢购上好的干豆角。

他会把干豆角剪成丝,和储存良好的猪肉一起炖煮。

豆角充分吸收了猪肉的香气,软烂多汁,猪肉则香嫩可口。

正是这一道看似普通的干豆角丝炖猪肉,带给了齐齐哈尔人最简单而又最深厚的满足。

牡丹江的炖开江鱼

在牡丹江,每逢清明,炖上开江鱼几乎是家家户户的规矩。

这里的鱼不仅鲜嫩无比,炖成的鱼汤也是浓郁香醇。

一如老陈,他喜欢在清明节去江边钓鱼。

家里那锅炖说的就是开江鱼,炖上好几个小时,鱼肉在锅里翻腾,香味弥漫整个家。

他说,品尝一口鱼肉和汤,能够感觉到整整一个春天的新鲜与美好。

佳木斯的馓子

住在佳木斯的小王,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清明节,因为那时候妈妈会亲手炸馓子。

馓子是用面粉和油炸制成的小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每当妈妈把热乎乎的馓子端上桌,小王都会忍不住先捏一根入口。

酥脆的馓子咸香扑鼻,格外诱人。

为了多吃几根,他还常常拿自己的零花钱偷偷买上几袋。

伊春的柳蒿芽炖土豆

春天一到,伊春的山野上便能看到成片绿油油的柳蒿。

柳蒿的嫩芽被称作柳蒿芽,是一种极为特别的食材。

每当这个时候,小李都会跑到山里接几把柳蒿芽回家。

搭配家常的土豆,妈妈用炖的方式做熟,味道格外鲜美。

柳蒿芽清脆的口感混合土豆的绵软,再加上一些简简单单的调料,这就是伊春人清明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鸡西的米糕

鸡西的张阿姨每逢清明节都会做上一大锅米糕。

造型简单的米糕吃起来口感糯软,但这道菜并不仅仅在于其味道,更在于其背后承载的朝鲜族文化。

无论是图案上小小的变化,还是那独特的薯叶口味,这道传统美食都是朝鲜族人孝心与爱心的象征,印证了他们对家人和祖先的那份深情厚意。

吃完这么多美食,你有没有觉得肚皮都有些撑了呢?

但实际上,这些美食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你是从小生活在这些城市,还是初次了解这些美食,都能在这其中找到温暖和情感的共鸣。

清明节不是单单的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而那些美食,就像是一条纽带,把我们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

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品尝到家乡的味道,总会有一种特别的温暖萦绕心头。

所以,不妨趁着这段时间,带着家人一同去品尝这些经典的黑龙江美食吧。

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美食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温暖我们的心。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