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和杨虎城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一个叫孙铭九的角色却被大家忽略了。当年,为了躲避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军队,蒋介石一路逃到了骊山,正是孙铭九在这片广阔的骊山里把老蒋找了出来。
没想到这位“捉蒋”的英杰,在抗日战争一来竟然投靠了日本,成了汉奸。可就算如此,解放后我们党还是决定给孙铭九找了个工作。孙铭九身上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背景,虽然他曾在抗日战争中投靠日本,但解放后,他的政治表现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我党在那个时期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使社会稳定,所以决定给他安排工作,以此来实现政策上的包容与妥协。关于孙铭九的决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战犯的处理问题开始引起重视。就在这个时候,战士们在一份国民党人员的名单中意外看到了“孙铭九”这个名字。孙铭九在西安事变中生擒老将的故事,许多战士都听说过。大伙儿普遍认为,按照蒋介石的脾气,张学良和杨虎城一个被关,一个被杀,那孙铭九肯定也早就给老蒋处理了。
不过,那个时候大家虽然都听过孙铭九的名字,但见过他的人少之又少,没人敢肯定他就是抓住老蒋的孙铭九。因此,大家也不好随便下结论,赶紧就把这事上报给上级了。经过中央上级对此人的调查后,发现此人的确是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凭这点来看,孙铭九也算得上是个英雄了。虽然他是国民党的人,但只要引导得当,估计将来也能为新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孙铭九可是个难得的优秀人才,加上他之前的贡献,完全可以为他今后安排份工作。只不过,孙铭九除了有过英雄的事迹外,还有一段当过汉奸的经历。这俩事儿之间可就矛盾了。有人这时站出来说:“孙铭九为国民党卖命还可以,但给日本人效力实在没法说得过去,怎么还能让他找到工作呢?”
支持孙铭九的人则回应道:“当年要不是孙铭九迅速抓住蒋介石,给了他逃跑的机会,那国共合作抗日的事儿恐怕就得拖后了。所以我觉得孙铭九的贡献远比问题大。”孙铭九投靠日本人这一话题,讨论了很久却没个结果。那么,孙铭九当年为啥选择站在日本人那边呢?“英雄”变“汉奸”1936年,张学良接到蒋介石的指令,负责驻军西安“剿共”。可他对“剿共”这事儿并没什么热情。一来,他的老家东北早就被日本人占领了好几年;二来,日本人南下侵华的阴谋早已显露得淋漓尽致。
可这时候蒋介石还是固执地喊着“攘外必先安内”,张学良多次劝他,可每次都是被冷落,白忙一场。于是,在和当时担任西安绥靖总署主任的杨虎城商量后,决定采取军事威胁的方式来逼蒋介石采取抗日措施。1936年12月12日凌晨,蒋介石还在酣睡,耳边忽然传来外面的喧闹和混乱。他正准备出去看看情况,这时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闯进了他的房间,对他说道:“委员长,快跑啊!张学良和杨虎城要造反了!”
这下子把蒋介石吓坏了,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穿着睡衣就急忙从窗户跳了出去。等军队把蒋介石的住处围住的时候,他早就跑得没影了。此时,孙铭九担任张学良卫队的二营长,他正负责看管蒋介石的部队。没多久,他接到了从指挥部打来的电话,电话那边的杨虎城急切地问:“委员长人跑哪去了?”
孙铭九说房间里没人,不过被窝还挺暖和,看来是刚刚溜走没多久。可他们把华清池周围都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蒋介石的影子。杨虎城一听,心里顿时火冒三丈。这要是让蒋介石跑回南京,那真是麻烦了!他立马对孙铭九说道:“限你在天亮之前找到委员长,否则提着你的人头来见我!”
杨虎城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孙铭九一秒钟都不敢浪费,急忙召集手下往最近的骊山赶去。孙铭九告诉弟兄们:“委员长今天就算钻到地里,也得掘地三尺把他给我揪出来!”孙铭九他们这帮人找了好几个小时,没见到蒋介石,连个人影都没瞧见。这时,另外一组的士兵气喘吁吁地跑到孙铭九身边,急匆匆地说:“二营长,在那边的半山阴坡下发现了一个士兵,但不是咱们的。”
在盘问的逼迫下,那名士兵最终承受不住压力,告诉孙铭九自己是帮着蒋介石翻墙逃出来的。当孙铭九问他蒋介石藏到哪儿时,那名士兵指了指东北方向,说道:“委员长不让我再跟着他,往那边的山坡去了。”有了明确的方向,事情就好办多了。经过一番寻找,很快就有了线索,在附近的树林里找到了只皮鞋。
继续往前走,孙铭九很快就在骊山的半山腰瞧见一个瘦瘦的身影,最让人注意的就是那光头,远远看过去特别显眼。孙铭九一眼就认出目标,急忙冲上去,果然是蒋介石。那时候的蒋介石只穿着一套睡衣,12月的寒风吹得他直打哆嗦,真是狼狈不堪。
孙铭九简直不敢相信,平常看起来风轻云淡的蒋校长,竟然也会有这么狼狈的一天。孙铭九抓住蒋介石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军队,连我党那边也听说了。不久后,西安事变以蒋介石的妥协告一段落,最终同意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不过,张学良却被蒋介石锁了起来。那时东北军里没人领头,听到消息后,我党觉得蒋介石可能会对孙铭九动手,所以赶紧把他保护起来,接着又把他送到上海那些租界地躲躲风头。
没想到吧,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之后,汪精卫看中孙铭九的本事,迅速找上他,逼着他给日本人效力,嘴里还放狠话,要是他不干,不光他自己,连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在汪精卫的压力下,孙铭九为了保全自己只好妥协,成了汉奸。不过,尽管他是在给日本人工作,孙铭九却没有像那些其他汉奸一样,肆无忌惮地撒野。相对而言,面对日本人让中国人难堪的情况,他还会试着在中间调解。虽然他无法照顾到每一个人,至少他做到了不去伤害自己的同胞。
1945年抗日战争一结束,国民党又把孙铭九招了回来。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党抓捕,经过改造,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犯的错误。我党一直抱着“知错能改”的态度,孙铭九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中央决定给他一个重来的机会,于是在上海为他安排了一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让他能为新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