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罗斯维护部队的紧急介入,目前纳卡地区的冲突已经告一段落,该事件起源于不久前,俄军一架军用直升机在亚阿边境地区遭到了击落,并坠毁在了阿塞拜疆境内,随后预感事态会进一步恶化的莫斯科决定亲自下场,派遣一千多名俄军士兵进入纳卡,以监督亚、阿两国军队不再对对方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在普京的亲自协调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还签订了停火协议,只不过,这一停火协议的结果令亚美尼亚民众出离地愤怒,负责签署协议的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更是在之后赶紧跑进了俄军基地,就是怕被自己人报复。
原来,该停火协议虽然要求双方停火,但也要求亚美尼亚必须“归还”其所占据的阿克达姆区、克尔巴贾尔区和拉钦区,从而交由阿塞拜疆军队控制,要知道,这些地方生活着的一直都是亚美尼亚族人,此刻要把土地交给阿塞拜疆,那么这些亚美尼亚人就必须背井离乡,否则只会成为两边都不承认的无国籍人。对此,当地民众可谓十分悲痛,原本本次冲突爆发之后,他们寄希望于亚美尼亚军队捍卫领地,可到头来不仅没有赢得胜利,反而还把自己的老本都赔了出去。
如今,随着停火协议已经达成,个别人的力量也无法改变事实,因此上述三个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几番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携带家属回到亚美尼亚本土,至于他们居住了多年甚至半辈子的房屋,则只能付之一炬烧毁,不让其被阿塞拜疆人所享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自停火协议签订以来,亚美尼亚国内抗议活动不断的原因,毕竟,对一个国家最屈辱的战败方式就是割地赔款,虽然亚美尼亚没有赔款,却也以割地的形式让出了自己占据的土地。
在此背景下,负责签订停火协议的总理帕希尼扬,俨然已经成为了该国反对派的众矢之的,很多人公开批评帕希尼扬所作所为属于卖国,更令人值得注意的是,该国安全机构还宣布侦破了一起未遂刺杀案,要被刺杀的目标不是别人,正是目前正在俄军保护之下的帕希尼扬。总之,帕希尼扬已经成为本轮亚、阿冲突的焦点之一,其签订停火协议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但某种形式上,也被迫向阿塞拜疆做出了让步,这是亚美尼亚民众最为忿忿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