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一旦缺乏资源的供应,那么再强大的人也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坠落下来。然而资源都是稀缺的,并不会平白无故出现“天上掉馅饼”的情况。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地获得大量稀缺资源呢?笔者研究谋略与兵法多年,认为谋略家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主要是通过下面三种方式。

一、争夺
生物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其实在人类社会同样适用。回顾历史,“群雄逐鹿,龙争虎斗”的场景总是屡见不鲜,这充分表明“争夺”是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资源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呢?无疑是人们都不愿意拱手相让的“核心资源”,例如奥运会上的金牌,职场中的晋升机会,以及商业上的大客户市场等。那么如何争夺才能提升胜率?

1.在争夺资源时,讲究谋略至关重要。“智取为上,力争为下”,意味着要运用智慧,以巧妙的方法战胜对手,而非单纯依靠蛮力。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可以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独特的产品设计等方式,吸引客户,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是盲目地打价格战。同时,
2.“充分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也是关键。这要求我们在争夺资源之前,对竞争对手、市场环境、自身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应对策略。就像一场重要的体育比赛,运动员们在赛前会进行长时间的针对性训练,了解对手的战术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提高获胜的几率。
二、交易
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价值在不同人眼中有重大差异。有些物品在我们手中可能暂时派不上用场,但对他人来说却可能至关重要。基于这种情况,“交易”成为了一种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的有效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一般资源”的获取。
谋略家想要通过交易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把握两个要点:利用认知差和保持信息差。利用认知差,就是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及早囤积别人未来急需的资源,以便在交易时占据优势。例如,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初期,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敏锐地察觉到城市扩张的趋势,提前在城市周边低价购置土地。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土地的价值大幅提升,投资者通过与开发商或其他需求者进行交易,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保持信息差同样重要。在交易过程中,对自己的态度和需求严格保密,避免暴露底线,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探明对方的底线,从而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在《雍正王朝》中,雍正与十四阿哥围绕“大将军王”事件所达成的交易,就是巧妙运用这两点的典型案例。双方在交易过程中,都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同时试探对方的底线,最终达成了对各自有利的协议。

三、捡漏
除了争夺和交易,还有一种不常见但真实存在的获取资源的方式——“捡漏”。《三国演义》中“三让徐州”的情节,刘备从陶谦手中获得徐州,就是典型的“捡漏”案例。通常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资源往往是比较“烫手”的“问题资源”。面对“问题资源”,谋略家在“捡漏”时需要格外谨慎。

首先要仔细甄别,预防陷阱。“问题资源”之所以被人放弃,往往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或问题,如法律纠纷、经营困境等。在接手之前,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评估这些风险是否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
其次,要顺势而为,切忌强求。如果强行去获取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不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问题资源”,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只有在自身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这些资源能够与自己的发展战略相契合时,才可以抓住机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而言之,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燃料”。无论是通过争夺、交易还是捡漏的方式获取资源,都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和灵活的应变技巧。只要能够精通其中一种方式,我们就有可能在资源的助力下飞黄腾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