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冬天总显得格外漫长。
赵秀兰在凛冽的寒风中缩了缩身子,将围巾拉得更紧一些。
68岁的她,看起来格外憔悴。
曾经温暖的家,如今只剩下冷清与孤独。
她时常回想起那段改变了她和两个儿子命运的决定。
偏心的决定:两套拆迁房给了小儿子赵秀兰年轻时,就是个勤俭持家的好妻子。
她和老伴儿在厂里工作,工资不高,但两人拼命干活,从不乱花钱。
家里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赵明聪明懂事,小儿子赵亮却总是令人头疼。
当县城拆迁的消息传来,大家都激动不已,那可是价值不菲的两套房子啊!
可赵秀兰心里打起了算盘,她把两套房子全给了小儿子赵亮。
她心里想着,赵明有稳定工作,收入也不错,买房子不成问题。
而赵亮没工作,经常和媳妇吵架,生活一团糟,需要个安身立命的本钱。
做出这个决定,她其实也有点心虚。
毕竟赵明这些年在外努力工作,总是帮衬着家里,从来没要求过什么。
可面对赵亮那副可怜的样子,她还是心软了。
失联的噩梦:大儿子的愤怒与离开那天,当赵秀兰把决定告诉赵明时,家里炸开了锅。
赵明气得脸色发白,直问她为何如此偏心。
赵明的愤怒,她无从辩解,只能低声说:“赵明啊,你现在日子过得好,自己能买得起房子。
可你弟弟他不一样,他没本事,如果没有这两套房子,以后该怎么办?”
赵明听了更是满脸失望:“妈,你心里只有赵亮,从来没有我。”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那以后,赵明就很少回家。
过年过节,只是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人却不回来。
赵秀兰和老伴儿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但又觉得自己的决定没错。
拿到房子的赵亮,笑得合不拢嘴。
他把一套房子租了出去,另一套自己住着,日子暂时安稳了些。
可没多久,他又开始游手好闲,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把租金挥霍一空。
赵秀兰知道后,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劝他好好过日子别卖房子。
但赵亮根本不听,媳妇带着孩子也离开了他。
赵亮的生活一团糟,赵秀兰无奈却无力改变。
她只能每天祈祷儿子能有所改变。
可一切都在逐渐失控,赵亮最终卖了房子,拿着钱离开了小县城,从此杳无音讯。
晚年的反思与孤独:一生偏爱的代价老伴儿去世后,赵秀兰独自生活,虽然清苦但尚能自理。
后来她接到了赵明的电话。
赵明愿意接她去城里住。
赵秀兰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收拾了行李,坐上了去城里的车。
赵明的家不大,却温馨。
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对赵秀兰很好,这份温暖让她倍感欣慰。
但心里的愧疚如同针刺,她明白自己欠了赵明太多。
几年后,赵明告诉她要搬家。
赵秀兰隐约中感到赵明是为了避开她,而搬家后联系更少了。
赵秀兰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生活,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和孤独。
她无数次想着赵亮,希望能再见到他。
一天,她终于接到了一个来自陌生男人的电话。
原来,赵亮在一个小山村里,靠捡破烂维持生计。
赵秀兰决定去看看他。
当她在小山村里见到穿着破烂的赵亮时,心疼得说不出话来。
她抱住了赵亮,母子俩抱头痛哭。
赵亮终于坦言后悔当初的任性,赵秀兰安慰他说一切都过去了,只要他还活着就好。
回到城里后,赵秀兰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
她发现,自己一辈子活在偏见里,对大儿子不公平,对小儿子过于溺爱。
她的偏心不仅伤害了儿子们,也毁了自己的人生。
现在,她成了无家可归的人,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度日。
结尾赵秀兰的故事并不是个例,生活中许多家庭都有类似的经历。
她在偏心中度过了一生,结果伤害了所有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偏心,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
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谐,而悲剧才能避免。
赵秀兰希望她的经历能给更多家庭以启示,让更多人明白公平和爱的真正意义。
她用自己的教训,教会了我们何为真实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