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康生病重时,秘密托人给毛主席传话:我党出现了两个叛徒

北风得失 2025-04-12 11:17:09

1974年那会儿,康生病得挺重,他哆哆嗦嗦的手伸向来看他的毛主席的帮手。帮手看他那样,就知道他有话要说,赶紧弯下腰,凑近他耳朵。康生就慢慢吞吞地,在帮手耳边讲:“你得帮我跟毛主席说一声,咱党内有两个叛徒,得让毛主席小心着点,查查他们。”

这两个人,一个是紧跟在他身旁的江青,另一个则是他十分信赖的张春桥。

这话一说,把助理给惊呆了。康生和江青那关系,他咋能讲出这种话呢?助理二话不说,赶紧把这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完,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说,既然康生说他们是叛徒,那党肯定会好好查一查这两个人。

为啥康生要说那两个人是叛徒呢?康生和江青之间到底有啥瓜葛?

【康江的师生之情】

康生,他原来的名字叫张宗可,跟江青都是山东诸城那边的人。江青小时候,她爸脾气特别暴躁,老动手打她妈,她妈实在受不了,就带着江青跑了,出去找活路。后来,江青她妈带着她到了张家干活,这个张家啊,其实就是康生他们家。也就是在张家,江青和康生就这么认识了。

康生家里挺有钱,他上过学,念过书。有次,康生在自家院子里头看书,不经意间看到江青躲在门后边偷偷瞧他。康生就朝江青摆了摆手,让她过来:“我认识你,你是咱家新雇的佣人的闺女。”江青没吭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康生手里的那本书。

康生瞅见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书本,就开口问:“你是不是心里头想读书学习呢?”

江青马上应允,“行,那你来教我认字读书吧。”于是,康生成了江青的领路人,时常带着她学习文字,他们俩的师生情谊一直延续到康生老年。

【延安重逢】

江青在张家生活了数年时间,期间还上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有次在学校,她和老师闹起了别扭,她那不服输的犟脾气让她就是不肯低头认错,结果学校就让她走了。从这以后,她就跟着妈妈去了天津,找她的姐姐去了。在天津的那段日子里,她接触到了京剧,并且一下子就迷上了。

两年后,江青辗转抵达济南,寄住在她叔父的家中。因为特别喜欢戏剧,她就去山东实验剧院进修演技。到了1933年,她正式成为了党组织的一员,随后前往上海。在上海的日子里,她曾做过教书先生,加入过话剧团体和剧社,还参与过左翼戏剧联盟的舞台剧表演。

1937年的时候,江青去了延安,进了那个马列学院开始上学。也就是在马列学院,她又碰到了康生。

现在你已出落得特别标致,是个大姑娘了,我差点都没能认出来。康生瞧着江青现在的样子,笑着调侃说快认不出了。能在这儿巧遇家乡人,还是多年未曾谋面的老师,江青心里也特别高兴。

聊天时,江青得知康生入党后到处奔波,他跑过上海、江苏好多地方,都挑过大梁,甚至还做过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一个大头头。

江青聊起自己的过往,说她真的很佩服老师现在在组织里的地位,觉得自己跟老师比起来,那真是差远了。这些年,她一直都在漂泊,没有个安稳的地方,还倒霉地被国民党给抓过,党员身份都差点没了。说到这些不如意的时候,她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几分失落。

康生一听江青党员资格没了,吓得一跳,连忙追问:“党员资格没了这可不是小事啊,你现在还没给重新认上吗?”“已经认上了,”江青笑着答道,“我这次来延安,就是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党员身份已经给恢复啦。”

康生一听这话,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没事就好。”从那以后,他俩经常联系,关系也就渐渐热络起来了。

【江青与毛主席的婚姻】

知道江青现在干上了文艺这行,康生就老提醒她,让她平时多毛主席的情况,负责好毛主席的日常生活。江青把这事记在了心里,主动去找毛主席聊天,帮他处理了不少生活上的小麻烦。

延安那会儿,江青在军队里头可算是个红人。她不仅会唱京剧,还特别讲究穿戴,字也写得相当漂亮。她总是把自己拾掇得利利索索,每天换着干净又好看的衣裳,见着谁都是乐呵呵的。对毛主席,她更是热情得不得了,经常亲手给毛主席裁衣服、补衣裳,生活中也是把毛主席照顾得无微不至。

那时候,毛主席心里正难受着呢,因为贺子珍走了。这时候,江青主动靠近,给了毛主席不少温暖。到了1938年,毛主席和江青就成了家,从那以后,江青就一直陪在毛主席身边。

【康生的政治人生】

江青和毛主席能结成连理,多亏了康生的帮忙,这让江青对康生更加感激。但康生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盘算着通过跟江青的关系,能在组织里往上爬一爬。结果还真让他得逞了,在后来的整风运动中,他当上了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

不过,说实话,康生的本事也就那样,思想觉悟也差了点儿。在搞整顿那会儿,他太急功近利了,硬是把敌人的情况说得天花乱坠,还瞎折腾了个“拯救迷途者行动”。这一来,组织里头风气全乱了套,冤枉事儿、错案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

新中国成立后,他就在政府里挑大梁,还做过中央政治局委员。

1960年的时候,康生接到了国家的任务,要去莫斯科的华约会议上当观察员,代表咱们中国。可没想到,在那次会议上,他出了个大岔子。

那会儿的华约洽谈会上,苏联原本打算拉上东欧和中国这些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一块儿搞个联盟,好跟美国领头的北约较劲。咱们中国这边,代表团出门前就把康生在会上要讲的稿子给琢磨出来了,还得了中央的点头,等快启程去莫斯科那会儿,康生就把这稿子递给了报社。

这个讲话稿其实是不赞同苏联那边的要求的。本来打算是,康生在会上念了这个稿子后,国内的报社就跟着发表。可谁承想,会议突然决定,除了《宣言》之外,别的文件和讲话都不让往外传了。

不过因为时间差的缘故,报社提前发表了这篇稿子,这让苏联方面很不高兴。赫鲁晓夫在各种聚会和宴会上多次批评这种做法,连毛主席也被卷入到这件事情里来了。

为了回国后能得到毛主席的信赖,再加上当时形势所迫,康生毫不客气地回击了赫鲁晓夫,说他这样做是在损害中苏两国的情谊,“赶紧住手,别再无缘无故地诋毁毛主席了!”

那件事情之后,康生赢得了毛主席的信赖。从那以后,他多次被安排参加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之间的会议。为了慢慢赢得毛主席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他在后续与苏共领导的会谈中,多次和对方展开辩论,这样一来,他在党内的地位也就越来越稳固了。

在赢得毛主席信赖,让自己在党内站稳脚跟的过程中,他时常瞅准各种时机,对党内其他同志进行排挤和压制,特别是对中央书记处书记王稼祥施加压力,以此来加强自己在党中央的权势和地位。

康生这人吧,一向爱急功近利,从整风那会儿起,到后来那段特殊日子,他更是把这种急躁劲头发挥到了极致,搞得国内氛围乌烟瘴气。不少革命老前辈和重要头目,就因为跟他唱反调,栽在了他手里。那时候,他干的那些坏事,跟那个四人小组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江青极具野心的后半生】

江青嫁给毛主席后,就一直陪在他身旁。革命眼看要成功了,江青心里头的盘算也越来越多,她开始利用自己不一样的地位,想办法给自己捞点好处。

毛主席是个讲规矩的人,江青虽然是他的妻子,但在原则大事上,毛主席可不会因为两人的关系就偏袒她。1948年的时候,党组织要对党员情况进行摸底整顿,结果查到江青说自己1932年就入了党,可实际证据显示那一年她并没成为共产党员。

看到那些证据,她求毛主席帮她摆平这事儿。她觉得吧,啥时候入的党其实不算啥大事儿,就盼着老公能替她说几句好听的,把这事儿给混过去。

毛主席肯定不同意:“你啥时候入的党就是啥时候入的党,咋能说谎呢?我作为头儿,要是还帮你遮掩,那咱组织的纪律不就乱套了。”

江青心里头觉得毛主席有点儿不讲咱俩的情谊了,这么点儿忙都不肯伸把手,接着她就跟毛主席理论了起来。

事后,毛主席一脸愁云,对江青的做法既生气又没办法:“那时候跟她结婚,我真是太冲动了,现在想离婚,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她满脑子歪门邪道,老想着走捷径,早晚会惹祸上身的,真是头疼。”

毛主席心里其实挺犯嘀咕的,江青那性子,确实有点儿硬,凡事都喜欢按自己的来。虽说毛主席有时也想过要分开,但仔细琢磨琢磨,江青这些年也没闹出什么大乱子,再加上两人都老夫老妻这么多年了,眼瞅着革命就快要成功了,这时候提分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啊,还是得跟她继续过下去。

新中国成立后,江青因为在组织里摸爬滚打多年,坐上了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央办公厅秘书委员会委员等位子。但这些职位,显然填不满她的胃口。她和康生挺像,都有点儿急功近利,心里头还老惦记着往上爬,想要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

1963年的时候,她拿京剧当挡箭牌,在文艺圈子里面搅动起一股激进的风浪,给自己的激进想法造势。说白了,她就是想在乱子里面捞好处,抢权力。没过几年,全国就进入了一个很特别的阶段,而她也趁这个机会,爬到了权力的最高点。

【康生的举报】

康生和江青是一路人,在那个动荡年代里,他们搅动风云,一门心思钻营私利。江青有啥吩咐,康生立马就去办;江青看谁不顺眼,康生立马就能搜罗出那人的一大堆“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多半都是凭空捏造的。但在那会儿,一旦被那个四人小组给盯上,可就麻烦大了。

康生和江青关系匪浅,他们是多年的老相识,还沾亲带故。据说,就连江青和毛主席结婚这事儿,康生也没少出力帮忙。江青心里头很感激康生,这种感激不是说说而已。每当康生身体不舒服,特别是病得严重时,江青都会亲自去照料他。

可就这么两个关系铁得很的人,康生为啥会站出来举报江青呢?

康生那时候会选择站出来指认江青,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到了晚年变得特别容易焦虑和猜疑。因为身体不好,病得很重,脑袋也经常不清楚,他老担心自己以前干的坏事哪天被人捅出来。所以,他就急着去举报别人,想用这个办法来把自己摘干净。

另外,毛主席直接点名批评了江青等四人小组,这让他感觉毛主席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能了如指掌。这次的批评更像是一次严肃的警告,意思就是说,如果四人小组这些人还不悬崖勒马,毛主席可就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

于是,康生毫不犹豫地决定揭露江青,打算以此向毛主席显示自己并未与他们为伍,强调自己对党的忠诚态度。

在得知康生重病期间对江青及其同伙的指控后,毛主席迅速采取了行动,亲自指示进行调查。他对江青的勃勃野心洞若观火,早在之前的多个公开场合,就一再强调自己与江青并非一体,明确划清界限。

她是独立的个体,我也是。她只能说出她心里的那点子想法,代表她自己发声。而我呢,我的想法她可替代不了。咱们俩的想法,你可别搅和到一起,分不清谁是谁的了。

康生选择揭发江青等人来保护自己,这确实是个聪明的做法。但这并不是说,他在那个特殊时期就一点错都没有。要是他没给江青出那些主意,事情或许也不会闹得那么大。

康生最后是自然老去,走得还算安详,享有一定哀荣。但没多久,他干的那些坏事就被翻了出来,公之于众,结果他的党籍也被开除了。

3 阅读:170

北风得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