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这两天有关于俄军工的消息可不少,先是普京到访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亲眼见证自家的885M型攻击核潜艇下水。而后又有消息称,俄罗斯共青城厂区内卖不出去的24架苏35E,找到了接盘侠,也就是之前经常传出将引进歼10CE消息的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

而前两天,俄罗斯网友在俄罗斯某机场内,拍摄到两架机身编号分别为25和26的新苏57隐身战斗机,如无意外这就是俄罗斯军工,在2025年交付的新一批苏57。这么算下来俄罗斯军工,5年时间里才搓出了31架五代机。

这些2025年里有关于俄罗斯军工的新消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根本无法算作俄罗斯军工实力增长的证据。如此一来,原本美俄两个超级大国,加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格局,恐怕很快就要迎来巨大转变,成为以中美为首,俄罗斯陪跑的新格局。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是快速投入批量生产,提升空军战力的苏57战斗机,却仅在五年时间里搓出来31架,远不及我们歼20十分之一的产能,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二、俄罗斯苏57产能频频受阻
自从去年俄罗斯传奇飞行员谢尔盖·博格丹,驾驶着苏57长途跋涉飞抵珠海参加航展,苏57战斗机在国际上的活跃度明显提升不少,我对苏57的看法,也从“披着五代机外皮的四代机”转变为“被误解的英雄”。

这款独树一帜,背离了追求极致隐身的五代机主流发展方向,专注打造极致机动性的第五代战斗机。如果产能能够像咱们歼20那般,用极短的时间,快速增加到两三百架,俄空天军何至于说,愣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夺取了俄乌战场的制空权呢。

哪怕到现在俄罗斯也不敢打包票说,绵延千里的战线上空,飞的全都是俄罗斯战机。苏57产能上不去的根本问题,我想并不在于俄罗斯军工实力的拉胯,而是多个方面多个维度综合后造成的结果。

俄罗斯军工从很早就开展了苏57原型机T50的研发工作,这个脱胎于俄罗斯PAK FA计划的成果,于2010年的1月份成功首飞。不过俄罗斯军工打造出的首批共5架原型机技术状态均不完整,有的被当做静力试验机,有的则被拿去试验航电系统。甚至还有一架原型机试飞完降落后,着起了大火,尽管俄罗斯消防队竭力抢救,但依然无法挽回这架代表着俄罗斯空天军希望的第五代原型机。

随后俄罗斯军工又在苏57身上投入了六年的研发时间,才拿出了一架最接近量产状态的预先生产型苏57,并在此基础上,又生产出两架原型机。此时苏57的技术状态已经十分完善,可以进入量产阶段,至此俄罗斯军工前前后后共拿出了11架原型机,这可比我们研发歼20时的7架原型机多太多了。

能看出俄罗斯军工在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上,受到的桎梏或限制,比我们多太多,或者说苏联遗留下的各种技术瑰宝,已经被俄罗斯军工消耗的差不多了。

不过就在苏57即将开启量产的时候,一架51001编号的量产型苏57,不幸坠毁,飞行员成功跳伞。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这无疑掐断了苏57量产的道路。苏57随即开始了调整与修改,主要就是找到并解决造成苏57坠机的问题。

差不多调整了一年左右的时间,首架量产型编号为01的苏57,于2020年底交付给了俄罗斯空天军第四中心。到了2021年,全年俄罗斯军工只交付了两架苏57,产能这么拉跨,我认为大概率是因为2022年的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军工肯定是为了提前筹备特别军事行动的各种前期物资弹药,不得不放下苏57的生产制造工作,将产能用在空天军空战装备的翻新与制造工作上。

而后特别军事行动爆发,由于俄罗斯空天军在乌克兰空域上的表现并不算好,故俄罗斯航空工业产能再度向主要空战装备倾斜,开始提高苏35S与苏34的产能,弥补损失的空战装备造成的缺口。

不过俄罗斯军工在这一年里,还是竭尽全力的打造了6架苏57。此时多少能看出俄罗斯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所拥有的底蕴依然是不容小觑的。当国家战争机器开始运转,武器产能即便没有爆发时增长,也会缓步提升。

不过苏57即因特别军事行动而产能受限,又因特别军事行动而有了一定程度的产能提升,如此矛盾的事情竟然发生在俄罗斯的身上,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苏57战斗机在特别军事行动当中发挥出的优秀性能,给俄空天军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甚至普大帝都注意到了苏57的表现。2022年底俄罗斯国防部官宣,俄空天军东部军区,也开始装备第五代战斗机苏57,俄共青城厂几乎将所有产能都投入到了苏57的生产工作上。

三、俄罗斯五年时间搓出31架苏57
2023年共交付11架,2024年交付了9架,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了两架。这样算下来俄罗斯军工五年时间里,只搓出来了苏57量产型31架,而俄罗斯空天军的采购合同是2027年要收到76架苏57,如今俄军工才只完成了不到一半,剩下两年的时间里,俄军工每年至少要生产出28架苏57才行,这对于俄罗斯军工来说恐怕有点难度。

毕竟现在每年只能搓出来十多架,苏57的产能上限差不多也就到这了。要一下子翻倍的搓出20多架,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几乎不可能的,除非连胶合板大将军都进厂拧螺丝,说不定才有可能实现。

不得不说俄罗斯这样的产能,别说追赶美国了,就连中国他都追不上呀。不过能让俄军工欣慰的是,苏57在俄乌战场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前段时间就有消息称,俄罗斯空天军跟地面防空导弹部队合作,以A射B导的方式击落了乌克兰的一架F16战斗机,虽然俄罗斯空天军用的是苏35,但是这至少证明了俄空天军具备A射B导的能力,那么苏57肯定也具备这一能力。

俄空天军用苏57外出执行任务,一般会出动4架组成攻击小队,两架在前侦查与引导,两架在后负责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这样极大程度的拓宽了苏57的火力范围,作战效率提升明显。

其并不是不具备单独作战的能力,但由于隐身性能的缘故,会导致苏57单机出动时的战场生存能力并不高。而此前为增强苏57战场生存能力与打击能力,俄罗斯军工搞出了S70猎人无人机,结果还没怎么大展拳脚呢,就掉在了克拉马托尔斯克乌军控制区,让人很是怀疑苏57与忠诚僚机的搭配是否具备战斗能力。

四、总结
不知道怎么的,苏57给我一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既视感,它到底是不是一款五代机,我想西方人不清楚,我们不晓得,俄罗斯军工自己也不知道。

但我还是希望俄罗斯军工能够加把劲,给苏57打造的强一些,这样可以给老美带去更多的压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乐于看到的情形。俄罗斯带给美国的威胁越大,我们就越安全,发展的时间就越充足。

但我看最近的势头,正在演变成我们跟美国掰头,俄罗斯躲后边埋头发展。你说发展也就发展吧,多抄抄我们的作业呗,是不是,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实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发展到现在,都没发展出什么好东西来(核潜艇除外),纯粹就是吃老本。但愿俄罗斯军工这些年里,能够接到老祖宗托梦,给自家武器造的厉害点吧。

目前来说半死不活和北美老秃鹫往死里斗的毛子是最符合兔家利益的毛子,长远来说彻底死翘翘的毛子才是最好的毛子[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