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马斯克都顶不住了,美国的这场商鞅变法终究要变成百日维新,复杂程度远超想象。2025年4月1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了全球政商两界:埃隆·马斯克宣布将于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职务。消息来得太突然,毕竟距离他上任也才4个月,此前,他在政府中的改革动作可谓是大刀阔斧,让无数美国公务员丢了饭碗,这架势,不把美国政坛搞个改头换面是不会罢休的,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着,马斯克下一步会怎么干,却爆出了他要辞职的消息,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马斯克辞职背后都有哪些原因。
先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来看,马斯克并不是美国政府的正式雇员,他所在的政府效率部更像是一个顾问机构。性质上属于特殊政府雇员,他本人更是不拿一分工资,算是义务劳动吧。按照美国联邦雇员制度的规定,特殊政府雇员的任期被做了严格限定,在365天内不能超过130天。从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开始算起,马斯克的任期到5月底就会自然结束。这是他辞职的一个最客观的法律因素。打个比方,就像是一场限时游戏,时间一到,你就得下场。

当然了,马斯克和特朗普是什么人,要是规则能够限制住他们,这个政府效率部压根就不会产生,马斯克辞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马斯克面临的商业压力。
马斯克本质上还是一个商人,企业家,他创办的特斯拉、SpaceX等企业举世闻名,这样一个商业人物来插手政治,代价极大。
政府效率部的目标是帮助美国节省1万亿美元的财政开支,这1万亿当中,特斯拉贡献了7000亿,怎么贡献的,股价跌的。自从马斯克成了特朗普的左膀右臂,他的商业帝国受到了巨大冲击。特斯拉的股价从2024年的最高点暴跌近50%,7000亿美元灰飞烟灭,净利润同比腰斩53%。这一串扎心的数字背后,可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不光是钱财上的损失,由于政府效率部大量裁撤美国政府人员,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和质疑,那些丢了饭碗的人不能对特朗普怎么样,但他们却可以明目张胆地反对特斯拉,现在的美国,正在经历一场“打倒特斯拉”的运动。

3月4号,马萨诸塞州7个特斯拉充电桩被故意纵火,两天后,俄勒冈州一家门店遭遇了7次枪击,短短两三个月中,特斯拉共计200余家门店遭到破坏。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超过57%的被调查对象对马斯克持有负面评价,对特斯拉负面评价率同步升至35%,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订单和交付量大幅度缩水,预计只有36 - 37万辆,远低于预期的42万辆 。连华尔街分析师都直言,与其拯救美国政府,马斯克更应该关注特斯拉的经营风险,否则,企业就离退市不远了。是先保小家还是舍小家为大家,马斯克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因为对他来说,商业版图才是他真正的根基。
除了考虑商业利益,马斯克接手政府效率部之后,亲眼看到了美国政府内部各种荒诞、各种手段,这可比经营一家企业要复杂得多。换句话说,现在的他压根没有准备好要成为一个政客,与其深陷其中成为靶子,不如早点脱手。
这可不是我说的,马斯克自己已经不止一次宣称,政府效率部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死亡威胁,他本人更是早早就立好了遗嘱。

这个部门本来就是特朗普通过行政命令成立的,好比是一个“私生子”部门,结果这个私生子权力还特别大,上来就把美国教育部、国际开发署、国防部这些嫡长子给挨个干了一遍,要知道这些部门可是国会白纸黑字批准成立的正规部门,从这一点来说,政府效率部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民主党人指控这个部门“越权”,还推动司法部调查马斯克是否利用公职为旗下企业谋利,就差直接在马斯克脸上贴上政治黑金了,联邦雇员还成立了“反马斯克联盟”,谴责他导致10万人失业;这个部门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就像是在荆棘丛中奔跑,处处受限。
当然了,辞职有一百个理由,最终能不能走,还是要看特朗普。毕竟马斯克是走是留,压根不是递一封辞职信就能决定的,得特朗普说了才算,特朗普不想要了,想留都留不下来,特朗普硬要,他想走都走不了。
特朗普对马斯克辞职是怎么表态的?说他有自己的企业要经营,这是表示谅解,然后又说了一句,相信他还会回来的。这是什么意思啊,马斯克阶段性的完成了使命,为了防止民主党过度反扑,暂时可以走了,等到特朗普还需要把他当枪使的时候,他就得回来。霸道总裁有多霸道,秦始皇看了都要甘拜下风。

自古以来,帝王权术的精髓就在于制衡,当年朱元璋好像人格分裂,对自己的功臣又赐蟒袍,又赐毒酒,搞得就是制衡这一套,现在的特朗普,同样不例外。马斯克大干一场,已经完成了他的既定任务,民主党人跃跃欲试,急于抓住机会反扑,就连白宫内部都开始出现不一样的声音,国务卿卢比奥不是还对马斯克颇有意见嘛,在这个时候,马斯克辞职,以后政府效率部干脆就不存在了,有意见的也别提出来了,想反扑的连这个部门都找不到了,好一个平衡的艺术。
到今年5月底,马斯克大概率会回归商界,他的商业帝国或许会迎来新的转机,但他掀起的这场“政府革命”,还会继续影响美国的政治生态,这也间接说明,伴君如伴虎,对马斯克来说,管好特斯拉可比做好马大帅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