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要直接看结论的,可以先跳到最后,内容稍长,数据较多,看完也是缘分。2.本文章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不同见解,可以评论区理性交流。)
出生于单身家庭的周星驰,自小有个演员梦。1980年,周星驰成为丽的电视台的特约演员,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198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IQ成熟时》。
到了1982年,周星驰拉梁朝伟一起,报名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结果梁朝伟被录取,周星驰却落榜;后来他在街坊戚美珍的介绍下,才进入同期夜训班学习。
1983年,训练班毕业后,周星驰正式成为签约艺员,先主要是主持儿童节目《430穿梭机》。众所周知TVB除非是一线明星,在娱乐行业,薪酬是出了名的低,这时候他才拿着微薄的20港币时薪。
演出按出镜时间计算,通常半小时为一个show,如果在这半小时内你有出镜,无论时间长短,都算一个show。有点像现在的计件工资,或者三和大神的日结,基本没有保底,开工才有饭吃。
不甘心的他陆续在各大剧组,跑了几年,很多只有一两次露脸的龙套,以增加出镜时间。到了1986年,被调入戏剧组,角色才渐渐的多了起来。但据报道,此时周星驰在TVB的月薪,也只有1500港元左右。
1988年,周星驰与万梓良、李美凤共同出演动作片《捕风汉子》,该片是他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万梓良欣赏周星驰的演技。其后,把他介绍给万能电影公司老板李修贤,在《霹雳先锋》中的演出,获得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这终于让周星驰在业界开始有了些许名气,娘家TVB也开始重视他,同年他在TVB居然有《刑警本色》、《大都会》、《斗气一族》等六部电视剧在播出。
但此处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谬传就是,1988年周星驰获得金马奖后,就以70万的片酬,签约10部片约给李修贤。但此时周星驰的片约明显还在TVB,他正式签约李修贤明显是在离开TVB以后。否则以TVB管理之严格,怎么可能白白放任不理呢?
1990年,周星驰和张学友主演的动作喜剧片《咖喱辣椒》上映,其在电影界的无厘头表演风格,已开始初步成型。接着他迎来了自己的成名作《赌圣》,打破了香港地区的票房纪录,也终于有钱买楼带家人住新屋。他还对妈妈凌宝儿说,以后不管出什么事,这栋房子都不要卖。
从此也真正开启了港片“双周一成”的新时代。
此后他的电影片约已纷至沓来,因为请假太多,导致其没有完成合约规定的show。在完成最后一部剧《孖仔孖心肝》后,周星驰在TVB的约期已满,自然没有续约。为了报答李修贤的知遇之恩,他和万能公司以每部70万的薪酬,据传签了10部片约。
正式签约后,周星驰在万能公司的安排下,开始密集接戏,仅在1990年就拍了11部电影,但万能一贯坚持在警匪片领域,不是非常适合周星驰的风格,每部票房多在一千万左右,也未能延续周星驰在《赌圣》的辉煌。
刚好永盛公司的向华胜和王晶,借调周星驰去拍《赌侠》,一举大收4034万港币,成为香港影史第二部票房突破4000万的电影。
永盛公司见识到周星驰,有如此票房号召力,便立刻在91年投资拍摄了,《整蛊专家》《赌侠2》等,以周星驰为主打的片子。从此周星驰的合同留在万能,但基本留在永盛拍戏,所得收益由三家分享。
当时的期刊电影评介第4期,爆料1991的周星驰收入,已达730万港币,排在年度第14,张学友725万排第15,元彪720万排第16。但实际直到1995年,周星驰离开永盛,自立门户期间,除了外接黄百鸣《家有喜事》的800W万外,其余片酬相当低。
这一点,是得到当事人确认的。
1980年,编剧出身的黄百鸣与麦嘉、石天合组新艺城公司,徐克、施南生、曾志伟及泰迪罗宾也聚在旗下,其后推出的《最佳拍档》、《开心鬼》、《英雄本色》等系列电影,将当年嘉禾邵氏的垄断局面完全改写。
但之后人心渐散,黄百鸣、麦嘉、石天三巨头分开拍戏,黄百鸣为了擦亮自己的招牌,便不惜花费800万重金,邀请当时的人气王周星驰,拍摄《家有喜事》。
《家有喜事》系列一直拍到现在,多达数十部,但后来就没有周星驰。黄百鸣笑说:“1992年《家有喜事》首集我就给了周星驰800万元片酬,相当贵,但当时找不到别的演员,只好找他;五年后再找他,他开出天价1500万元,还好第二部也大卖,是当年的卖座冠军。其实今年出第三集也想找他合作,但现在他做了老板。如果他还没自己当老板拍《功夫》,也许还可以谈,但现在出2000万元也请不动他。”
显然,当时李修贤和向华强的电影公司对周星驰控制的非常好。而据爆料当时的800W片酬,也只有不到一半会落到周星驰口袋中。能达到730万的总收入,主要是这时候接戏非常之多。
据《新京报》当年对向华胜的采访,也可以得到方面印证。
新京报:你一手捧红了周润发、刘德华、李连杰、周星驰……
向华胜:绝对说错!我哪有能力把这么多人都捧红。只能说我眼光好,不拍我的电影他们还是一样会红嘛,最多会晚那么两三年。我请那些明星的时候,他们不是那么红。我请刘德华的时候他只要15万片酬,我给他加15万到30万;周润发给我拍第一部片子《英雄好汉》他要70万,给我面子少收10万,60万;周星驰是比较高了,70万,签了三部合约,《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和《赌圣》,都赚了大钱,但是成本很便宜。很便宜的意思反过来说,就是当时他们没那么红,现在70万做梦了。刘德华现在是1900万,周润发好几千万,周星驰已经五六千万了。早知道他们会红到这个地步,我还不如多签个十部八部的,而且之前也不知道好莱坞会进来,不知道中国会开放。现在想起来还会觉得挺有失败感的,早知道多签几部拿着合约卖钱了。
一手创办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电影双周刊》,在1992年第344期,刊登了《各明星片酬及卖埠价》一文:
成龙2000万、周润发1000万、李连杰800万、周星驰800万、刘德华600万、张国荣500万、郭富城100万、张学友100万、梁家辉100万、梁朝伟100万、钟镇涛80万、黎明60万。
此处应该是最高片酬,即周星驰接拍《家有喜事》时的片酬。
1992年《经济世界》第九期:分析1991年的片酬情况:
成龙800万以上,周星驰300~800万,许冠文500万,周润发400万,张国荣400万,洪金宝400万,刘德华300万,许冠杰200万,李连杰180~200万,杨紫琼150~200万,谭咏麟150~200万,林子祥180万,梅艳芳150万,梁朝伟130万,王祖贤100万(叫价), 王杰100万,万梓良100万(叫价), 钟镇涛100万(最新叫价), 叶倩文100万(最新叫价),吕良伟100万,任达华60~100万,利智90万(叫价),郑裕玲90万,张学友80~90万,叶子楣70~90万,吴孟达50万(与周星驰合作收80万), 刘嘉玲80万。
1993年《香港周刊》,也公布的部分影人片酬:
成龙:2000万港币。香港目前最高片酬的巨星。
李连杰:1200万港币。他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叫好又叫座,他的主要国际市场是韩国。
周星驰:1200万港币。在过去的两年中,星仔的票房,有增无减,气势已超过了刘德华。
刘德华:800万港币。今年片酬报价100万美金,片约依然排得密密麻麻的。
张国荣:450万港币。
元彪:450万港币。
洪金宝:400万港币。目前专注幕后做武术指导和导演,像《战神传说》、《倚天屠龙记》等大制作才请得起他。
在诸多当时记录中,周星驰90年代初的,“最高”片酬,均在800万以上,这是毫无疑义的。
其中《香港电影双周刊》和《香港周刊》的数字可信度稍高,毕竟术业有专攻,而《经济世界》的可信度稍差。
而当时香港最卖座五大巨星,在香港电影最鼎盛的八九十年代的片酬变化:
成龙:800,2000,2000
周润发:400,1000,1995年前往好莱坞
周星驰:300~800,800,1200
李连杰:180~200,800,1200
刘德华:300,600,800
这种变化,跟他们在各个不同阶段,电影的本土票房加上卖埠情况,基本对应。
而21世纪后,片酬进一步大跃升。大跃升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更大了一步,尤其是2004年CEPA的推行,香港电影到内地,不再受严格配额制。
再加上加国际化的发行,电影投资上限大大提高。而其中投资增大的部分,很大部分就是支付了片酬。总的来说,是剜肉补疮,对电影整体没有好处。
比如到了2004年,和哥伦比亚公司合作,总耗资一亿五千万的《功夫》,周星驰已经拿到了一千五百万,但其他演员的片酬都较低。
你说周星驰该不该拿这么多呢?也该,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再加上周星驰的电影,又不可能不重视质量,比如布景,特技啥的。
其他演员拿的不多,这也是造成,市面上,少有人说周星驰好话的,原因之一。然而,出演周星驰电影的配角,非常容易出彩,有利抬高自己的身价。正如罗家英说: “自己唱戏40年,买不起房,和星爷合作后,买了2套。”
周星驰电影票房一览
1988年
《捕风汉子》香港票房:314万
《霹雳先锋》香港票房:891万,首尔人次:10108人次
《最佳女婿》香港票房:580万
《龙在天涯》香港票房:680万,首尔人次:12721人次
1989年
《义胆群英》香港票房:791万,首尔人次:31230人次
《流氓差婆》香港票房:562万
《望夫成龙》香港票房:681万
1990年
《一本漫画闯天涯》香港票房:1514万
《龙凤茶楼》香港票房:910万
《风雨同路》香港票房:933万
《咖喱辣椒》香港票房:1577万,台北票房:551万
《小偷阿星》香港票房:796万,首尔人次:16147人次
《师兄撞鬼》香港票房:1212万,台北票房:523万
《赌圣》香港票房:4132万(年度第1名),台北票房:1904万(年度第5名),首尔人次:19799人次
《无敌幸运星》香港票房:1879万,台北票房:550万,首尔人次:15590人次
《江湖最后一个大佬》香港票房:549万
《赌侠》香港票房:4034万(年度第2名),台北票房:2623万(年度第4名)
《整蛊专家》香港票房:3138万(年度第5名),台北票房:2667万(年度第3名),首尔人次:44761人次
1991年
《龙的传人》香港票房:2376万,台北票房:805万
《新精武门》香港票房:1991万,台北票房:929万,首尔人次:47474人次
《逃学威龙》香港票房:4382万(年度第1名),台北票房:2268万,首尔人次:35213人次《赌侠2上海滩赌圣》香港票房:3116万(年度第6名),台北票房:1594万,首尔人次:45478人次
《情圣》香港票房:1654万,台北票房:1052万
《漫画威龙》香港票房:2294万,台北票房:1882万,首尔人次:15991人次
1992年
《家有喜事》,香港票房:4899万(年度第2名),台北票房:1556万,首尔人次:40054人次
《逃学威龙2》香港票房:3163万,台北票房:3420万,首尔人次:37637人次
《审死官》香港票房:4988万(年度第1名),台北票房:2701万,首尔人次:38887人次
《鹿鼎记》香港票房:4086万(年度第3名),台北票房:6161万(年度第2名)首尔人次:47831人次
《鹿鼎记2神龙教》香港票房:3658万(年度第5名),台北票房:5442万(年度第3名),首尔人次:82882人次
《武状元苏乞儿》香港票房:3151万(年度第4名),台北票房:4887万(年度第5名),首尔人次:29086人次
《龙过鸡年》香港票房:2577万(年度第8名)
《唐伯虎点秋香》香港票房:4017万(年度第1名),台北票房:2367万(年度第9名)
《济公》香港票房:2156万,台北票房:1584万,首尔人次:3282人次
1993年
《破坏之王》香港票房:3693万(年度第6名),台北票房:1920万(年度第6名)
1994年
《九品芝麻官》香港票房:3017万(年度第7名),台北票房:2062万(年度第4名),首尔人次:66人次
《国产凌凌漆》,香港票房:3756万(年度第3名),台北票房:1117万
《月光宝盒》香港票房:2532万(年度第6名),台北票房:1353万(年度第5名),首尔人次:3456人次
1995年
《仙履奇缘》香港票房:2171万(年度第8名),台北票房:758万
《回魂夜》香港票房:1628万(年度第10名),首尔人次:1576人次
《百变星君》香港票房:3523万(年度第3名),台北票房:715万,首尔人次:977人次
《大内密探》香港票房:3605万(年度第3名)
1996年
《食神》香港票房:4086万(年度第2名),台北票房:579万
《97家有喜事》香港票房:4034万(年度第2名),台北票房:863万
1997年
《算死草》香港票房:2716万(年度第4名)
《行运一条龙》香港票房:2772万(年度第3名)
1998年
《喜剧之王》香港票房:2984万(年度第1名),台北票房:348万(年度第5名),首尔人次:1176人次,新加坡票房:50万新元
1999年
《千王之王2000》香港票房:1913万(年度第4名),首尔人次:60人次
2001年《少林足球》
香港票房:6073万(年度第1名),
台北票房:2000万(年度第2名),
韩国:285203人次(年度第1名),
日本票房:28亿日元,
新加坡票房:154万新元(年度第1名),
北美票房:$489,600(美金),
法国、阿尔及利亚、摩纳哥,摩洛哥和突尼斯票房:$3,252,506(美金),
德国票房:$51,518(美金),
意大利票房:$1,448,789(美金),
日本票房:$20,420,135(美金),
俄罗斯—CIS票房:$20,420,135(美金)
新加坡票房:$855,958(美金)
韩国票房:$4,360,518(美金)
英国、爱尔兰和马耳他票房:$134,111(美金)
全球票房:4277万(美金)
2004年《功夫》
香港票房:6127万(年度第1名)
内地票房:1.65亿(年度第1名)
台北票房:14915万(年度第1名)
全韩国:963580人次(年度第1名)
台北票房:2000万(年度第2名)
全韩国:285203人次(年度第1名)
日本票房:28亿日元
新加坡票房:154万新元(年度第1名)
北美票房: $17,108,591(美金)
阿根廷票房:$205,283(美金)
澳大利亚票房:$1,088,832(美金)
奥地利票房:$196,874(美金)
巴林票房:$43,296(美金)
比利时和卢森堡票房:$147,187(美金)
玻利维亚票房:$8,936(美金)
巴西票房:$353,584(美金)
中美洲和更大的安提尔斯(阿鲁巴、伯利兹、玻利维亚、博内尔岛、哥斯达黎加)票房:$62,509(美金)
智利票房:$22,425(美金)
哥伦比亚票房:$59,418(美金)
克罗地亚票房:$10,105(美金)
库拉索票房:$3,518(美金)
捷克共和国票房:$37,622(美金)
丹麦票房:$194,519(美金)
爱沙尼亚票房:$22,818(美金)
芬兰票房:$138,846(美金)
法国、阿尔及利亚、摩纳哥,摩洛哥和突尼斯票房:$2,458,493(美金)
德国票房:$1,542,916(美金)
匈牙利票房:$63,317(美金)
印度票房:$1,468,997(美金)
印度尼西亚票房:$1,068,576(美金)
意大利票房:$1,134,402(美金)
日本票房:$16,512,063(美金)
科威特票房:$99,041(美金)
拉脱维亚票房:$20,145(美金)
马来西亚票房:$2,372,335(美金)
墨西哥票房:$1,046,173(美金)
荷兰票房:$114,994(美金)
新西兰和斐济票房:$281,530(美金)
挪威票房:$313,447(美金)
阿曼票房:$17,605(美金)
秘鲁票房:$90,691(美金)
菲律宾票房:$767,102(美金)
葡萄牙和安哥拉票房:$277,894(美金)
卡塔尔票房:$35,651(美金)
罗马尼亚票房:$31,741(美金)
俄罗斯票房:$614,375(美金)
俄罗斯—CIS票房:$544,816(美金)
塞尔维亚和黑山票房:$4,519(美金)
新加坡票房:$2,674,365(美金)
斯洛文尼亚票房:$53,597(美金)
南非票房:$84,815(美金)
韩国票房:$5,956,468(美金)
西班牙票房:$1,724,319(美金)
瑞典票房:$383,909(美金)
瑞士票房:$320,121(美金)
台湾票房:$6,525,911(美金)
泰国票房:$2,168,093(美金)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票房:$103,265(美金)
英国、爱尔兰和马耳他票房:$2,335,359(美金)
乌拉圭票房:$13,244(美金)
委内瑞拉票房:$101,914(美金)
全球票房:$100,914,445(美金)
2008年《长江7号》
香港票房:5140万(年度第1名)
内地票房:2.03亿(年度第4名)
台北票房:9030万(新台币)
台湾票房:$3,397,472(美金)
日本票房:$931,869(美金)
韩国票房:$1,733,984(美金)
新加坡票房:$2,202,941(年度第1名)
马来西亚票房:$3,695,033(美金)
泰国票房:$1,141,774(美金)
印度尼西亚票房:$659,130(美金)
澳大利亚票房:$133,821(美金)
英国、爱尔兰和马耳他票房:$2,079(美金)
越南票房:$148,003(美金)
北美票房: $207,378(美金)
全球票房:$47,301,471(美金)
2010年《长江7号爱地球》(动画片)
内地票房:1701万(人民币)
至于周星驰各个时期的片酬,详细见下表:
另外加上周星驰最新活动,做一下补充:
演员时期片酬,
1992年拍摄《家有喜事》时临时将片酬从200万港币涨至800万港币,创下当时香港影坛单片片酬纪录(张国荣同期片酬为300万港币)
1999年客串《千王之王2000》4天获得1500万港币,时薪达13.8万港币。
2001年拒绝黄百鸣2000万港币片酬邀约,但同年与冯小刚合作广告获得1000万港币报酬。
导演时期收入,
《美人鱼》创收超10亿
2016年执导《美人鱼》时,作为导演获得8000万人民币固定片酬,加上票房分成。
2024年宣布参与综艺节目,出场费报价80万人民币,同时通过旗下公司开发《喜剧之王》、《食神》等IP衍生内容,拓展商业版图。
你说现在的周星驰江郎才尽吃老本吧,可能也没说错,可人家现在都六十多了,而且也有老本可以吃,“总说欠人家一张电影票,还一点似乎也无妨”,况且对比香港影坛的严重青黄不接,大陆电影圈,也到了要靠啃老的时候了么?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