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档票房大战落幕,赵丽颖主演的《向阳花》以3.2亿票房勉强撑场,却因“假苦难”“逻辑崩坏”等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副教授钟丽丽受邀央视点评,直言影片“九分选题,零分表达”,句句戳中观众痛点。这场关于“真实与虚构”的骂战,撕开了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遮羞布。
**选题高光VS剧情崩塌:被浪费的“刑释女性”题材**
《向阳花》以刑满释放女性为主角,本可深度探讨社会偏见与人性救赎。钟丽丽肯定其选题价值:“聚焦边缘群体,本可成为女性版《我不是药神》。”但影片却沦为“苦难大杂烩”——主角高月香出狱后遭遇性侵、欠薪、暴力,甚至为300元妥协献身,却有钱买烟酒。钟教授犀利指出:“服刑人员出狱后需接受职业培训,国家法律也有帮扶政策,影片完全忽视现实机制,把女性困境简化为‘全员恶人’的狗血剧。”
对比刘晓庆真实经历——她出狱后靠学习英语和法律东山再起,影片的“为惨而惨”显得尤为失真。更讽刺的是,片中女性解决问题全靠暴力或自辱,钟丽丽痛批:“这不是展现生命力,是抹黑女性智慧!”
**人设翻车:从“大姐大”到“圣母管教”,全员失真**
影片角色塑造被批“男性视角下的扭曲女性”。女主高月香劳教后仍法盲般撕衣自证清白,黑妹动辄挥拳相向,监狱大姐大胡萍因一通电话突然“献血洗白”,这些突兀转折让观众直呼“编剧活在平行世界”。钟丽丽举例:“现实中监狱管教与服刑人员的关系有严格边界,片中邓管教无私奉献反被骂,简直违背职业伦理!”
群像刻画更是灾难。女性友情被塑造成“称兄道弟”的江湖义气,钟教授吐槽:“现实中的女性互助是细腻坚韧的,不是骂街打架。”网友对比韩国电影《七号房的礼物》,感慨:“人家用温情穿透铁窗,我们只剩拳头和眼泪。”
**争议漩涡:艺术夸张还是贩卖焦虑?**
面对批评,支持派与反对派在热搜厮杀。一方认为影片“揭露黑暗真实”:“底层女性没文化没技能,除了铤而走险还能怎样?”另一方反驳:“把苦难拍成猎奇,是对弱势群体的二次伤害!” 有观众搬出荀子“性恶论”,认为片中反派没来由的恶“符合人性”;但更多声音指责:“如果现实都这么绝望,法律和社会救助的意义何在?”
票房与口碑的撕裂让人联想到《哪吒2》——这部动画以150亿票房冲进全球前五,却因“文化输出不足”被批“单一市场胜利”。而《向阳花》的争议,折射出观众对国产片“重话题、轻深度”的厌倦。
---
**结尾反思**
《向阳花》的崩盘,给热衷“苦难营销”的影视圈敲响警钟。当《哪吒2》用技术征服票房、《流浪地球》以科幻突围全球时,现实主义题材却困在“伪深刻”的泥潭。正如钟丽丽所言:“好的作品不是贩卖惨痛,而是传递希望。”或许国产片真正该学的,不是如何撕开伤口,而是怎样缝合人心。
你认为《向阳花》是“真实震撼”还是“刻意卖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