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是一名销售,工作应酬多,经常熬夜喝酒。他总担心自己肝脏受损,便从网上买了护肝片,想着每天吃几片能保护肝脏。一开始,他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可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效果不明显,就自行加大了剂量。几个月后,小张感觉胃口越来越差,体重也下降了不少,整个人疲惫不堪。去医院一检查,转氨酶升高,竟然出现了中度肝损伤,而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他长期大量服用的护肝片。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和小张一样,对护肝片存在诸多误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长期吃护肝片的那些事儿。

护肝片,从名字看,似乎是保护肝脏的 “神器”。它的功效主要是疏肝理气、健脾消食,还能降低转氨酶 。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其主要成分有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和绿豆等 。从中医角度讲,气运行不畅是肝脏病变的重要原因,而脾的功能异常也和肝脏病变紧密相关 。护肝片通过促进气的顺畅运行,改善脾的功能,来治疗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它有保肝、抗肝纤维化和抗炎作用 。比如,它能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解毒,帮助排出体内有害物质;还能修复受损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调节肝脏代谢功能 。像其中的柴胡、茵陈等药材,具有抗炎活性,能抑制炎症介质生成,缓解因肝功能异常导致的食欲减退等不适 。
五个用药真相(一)并非人人适用肝功能严重受损者:对于肝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的人,肝脏解毒能力本就很弱 。这时候服用护肝片,不但起不到保肝作用,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 。因为药物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严重受损的肝脏难以承受额外的代谢压力 。就好比一个已经累得快垮掉的工人,再给他增加工作量,只会让他不堪重负 。阴黄患者:中医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 。阴黄患者是因寒湿致病,这类人阴盛寒重,脾阳不足,常有畏寒神疲、腹胀脘闷等症状 。护肝片并不适合他们,服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这就像给一个怕冷的人吃寒性食物,只会让他的身体状况更糟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不适合服用护肝片,因其含有柴胡、茵陈、五味子等成分,这些成分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胎儿 。为避免胎儿发育异常,孕妇最好别吃 。哺乳期妇女也不宜服用,以防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 。毕竟,母亲摄入的药物成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
对于已经患有肝病,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护肝片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以乙肝为例,患者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控制病情发展 。如果只依赖护肝片,而不进行抗病毒等正规治疗,会延误病情,导致肝脏损伤不断加重 。有研究表明,忽视正规治疗,仅用护肝片的乙肝患者,在几年内病情恶化的几率比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高出 50% - 60% 。
(三)长期服用有风险任何药物都有两面性,护肝片也不例外 。长期服用,可能会让肝脏对药物产生依赖,导致肝脏自身功能下降 。而且,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长期大量服用护肝片,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久而久之,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像前面提到的小张,就是因为长期不当服用护肝片,出现了中度肝损伤 。有统计显示,在长期自行服用护肝片的人群中,约 10% - 20%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 。
(四)警惕保健品 “护肝片”市面上除了药品类护肝片,还有很多保健品声称有护肝功效 。这些保健品通常含有乙酰半胱氨酸、水飞蓟素、B 族维生素等成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肝脏代谢和解毒,减轻肝脏负担 。但它们毕竟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 。如果肝脏已经出现问题或肝功能受损,吃这些保健品 “护肝片” 不仅没用,还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而且,保健品的审批流程比药品简单,不需要大量临床试验就可上市,其成分质量更难保证 。若长期大量服用,易超出肝脏正常负荷,造成肝损甚至中毒 。
(五)注意事项要牢记饮食禁忌:服用护肝片期间,要忌烟酒,避免吃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像辣椒、生鱼片、冰激凌、油炸食品等 。这些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护肝片的效果 。保存与使用:护肝片要密封保存,注意防潮,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还要放在儿童取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服 。另外,不宜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服用 。
护肝片不是保护肝脏的万能药,长期吃存在诸多风险 。了解这些用药真相,采取正确方式保护肝脏,才是明智之举 。要是对护肝片或肝脏健康还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