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计,出自《孙子兵法》中的第三十一计,属于“败战计”之一。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精。将弱兵颓,其士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足以看出,美人计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使用的计谋,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胜利的计谋之一。
历史上,使用美人计最出名的事例
西施与吴越争霸
提到西施,就不能不让人想起越王勾践,范蠡是越王的谋士。说起勾践,是卧薪尝胆的创始人,在吴国做了许多人的奴隶回到自己国家之后,发愤图强,发誓要一血耻辱,身边的范蠡为勾践的复仇之路提供了许多谋略,除了政治上的做法,还有一个美人计。
《浣纱记》是明代梁辰鱼所著,剧本以西施和范蠡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传说西施和范蠡是一对小情侣,但后来西施为了国家,选择牺牲个人感情,做起了反间计。
那当时的吴王夫差对西施如何呢?
有一个成语形容西施的美貌——沉鱼落雁。

鱼儿看到西施的容貌,居然忘记了游动,导致沉到了河底;大雁看到了西施的容貌,居然忘记了煽动翅膀飞翔都摔落下来了。
吴王夫差看到西施的美貌,史料记载是为之倾倒,对她宠爱有加。再加上西施本就是带着任务去的,自然使出浑身武器,让吴王欲罢不能。为了取悦西施,夫差让人在灵岩山(今江苏苏州)建造了馆娃宫。而更让夫差着迷的是西施穿着木屐行走时清脆悦耳的声音,于是夫差在西施的温柔乡里逐渐沉迷,饮酒作乐,忽视国家大事。

勾践在越国卧薪尝胆,厉兵秣马,鼓励农桑,恨不能全民皆兵,而夫差却在西施的迷魂阵里出不来,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夫差成功灭掉了夫差,最后关于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后人也为他们画上了圆满的句点,二人泛舟江上,一起归隐田园,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但是西施这个人物,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她真实存在过,哪怕是《史记》也只是提到越王勾践采用了范蠡的美人计,却并未提到“西施”二字,所以现在很多人了解到西施的故事,只不过是来自于一些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但是西施舍己为国的精神却深入民心。
貂蝉与吕布
东汉末年,司徒王允为了除掉董卓,使用连环计,先把义女貂蝉许配给吕布,后又把貂蝉献给当时吕布的义父董卓。

三国演义中,貂蝉在两个男人之间极限拉扯,对吕布说不喜欢董卓,还是和将军更交心。对董卓说吕布见色起意对她非礼,后来吕布提刀杀了董卓,为王允除掉了心头大患。到此,貂蝉完成了美人计中的所有任务,成功瓦解了董卓集团,展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前文说到的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但是根据很多文献记载,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真实出现,她和西施一样,大多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而这个和西施同样被称为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在《三国演义》中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