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铁腕”打击抹黑后续,效果立竿见影,村民:断了大家财路

一丝不苟星球阿 2025-03-03 08:58:00

2025年2月26日清晨,朱之文推开家门时,久违的宁静让他恍如隔世。

曾经被数百部手机镜头包围的院墙外,如今只剩零星几位村民路过。

“早上五点再也没人蹲在墙角拍我刷牙了,连村口卖煎饼的摊子都撤了。”

他对着镜头说出这句话时,嘴角的笑意里带着苦涩的释然。

这个被称作“中国最累网红”的农民歌手,正用一场“教科书级”的维权行动,撕开流量经济最荒诞的疮疤。

999条恶意视频、7个造谣群组、持续1460天的网络暴力——当这些数字通过法庭文件公之于众,人们才惊觉:那个总是憨笑着配合拍摄的“大衣哥”,早已被逼到悬崖边缘。

**一、从军大衣到囚徒困境**

2011年寒冬的《我是大明星》舞台上,42岁的朱之文裹着二手市场淘来的军绿棉袄,用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震碎了评委席的茶杯。

“当时评委以为音响师忘关原唱,冲进后台要开除工作人员。”

这段被反复播放的成名片段,在14年后依然保持着单平台超5亿次播放量。

不同于其他草根明星的昙花一现,朱之文创造了“日均曝光量超过顶流艺人”的奇迹——只是这份“奇迹”的代价,是全家沦为“24小时真人秀演员”。

“从2012年搬进三层小楼开始,我家就成了开放式动物园。”

他在2023年某次访谈中的比喻,如今读来字字泣血。

**二、流量围城里的生死博弈**

2025年2月18日的庭审现场,当法官逐条播放徐州女博主制作的“换脸黑料”时,旁听席接连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

“她把我和毒贩PS在同一张通缉令上,给我孙子P上囚服,连我老伴买菜的画面都被配上‘克扣村民补助金’的字幕。”

朱之文颤抖着举起厚达263页的证据册,每翻一页都像在撕开结痂的伤口。

这种“工业化造谣”模式,让朱之文在2024年的网络侵权案中,创下“单案索赔金额1.2亿元”的司法纪录。

**三、法律铁拳下的流量地震**

那位号称“过年住邻居家拍视频”的头部博主,其账号最新动态停留在2月20日——正是法院电子送达传票的日子。

“现在去他家拍视频,要先签《肖像权使用协议》。”

村民老张蹲在冷清的广场角落,手里的自拍杆显得无所适从。

**四、道德困境中的全民叩问**

当“大衣哥保卫战”登上热搜榜首时,某知名社会学者发出灵魂拷问:“我们到底在保护一个公民的隐私权,还是在摧毁一个村庄的经济模式?”

但当这些条款撞上“全村83%家庭靠拍朱之文为生”的现实,执法的每一刀都像在切割自己的血肉。

朱之文的代理律师透露,被告曾在调解时哭诉:“我爸妈的医药费、弟弟的彩礼钱都指着这些视频啊!”

这种“加害者的悲情”,让本该清晰的法治命题,蒙上了沉重的伦理阴影。

**五、破局之路在何方?**

“经与朱之文先生协商,即日起开放有限度拍摄,所有参与者需持证上岗、依法纳税。”

“既要让人活得有尊严,也要让乡亲们有饭吃。”

朱之文在签字仪式上的这句话,或许道出了这个时代最艰难的平衡。

当某平台数据显示“朱楼村相关话题流量回升37%”时,人们意识到: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或许正在催生新的游戏规则。

**尾声:当军大衣褪去光环**

夜幕降临时,朱之文会抱着孙子在院里看星星。

“以前总觉得被拍着不自在,现在突然安静了,反倒想起那些扛着机器追到田埂上的老伙计。”

这句话飘散在初春的晚风里,轻轻叩击着每个屏幕前的灵魂——当我们消费别人的生活时,是否早已把自己活成了流量牢笼里的困兽?

0 阅读:633
评论列表

一丝不苟星球阿

简介:傅子淳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