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六十岁被称为“甲子之年”,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历经了5个十二年的周期,被认为是人生的全新起点。
这意味着到了六十岁,一个人应该具备一种特殊的品质,即能够倾听并理解外界的声音。
这些声音可能是逆耳的忠告,也可能是甜蜜的夸赞,但经过多年的人生阅历和积累的智慧,六十岁的人能够更为敏锐地分辨真伪、善恶。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养生须静,常思己过,慎言慎行,无过自生。”
俗语中有一句“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只有做到这四点的人,才会更好地度过晚年。
【60不交言】
“言”代表着言语和言论,但在这里,我们将其引申为争吵和争执。
当人们步入六十岁这个耳顺之年时,他们应该更加倾听,更加慎言,这并不是要求他们少点去说话,而是希望他们避免无谓的争吵和冲突。
六十岁人,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应该更加容忍和理解他人的意见。
当听到与自己看法不同的观点时,不要急于争辩,而是要冷静思考。问问自己为什么别人持这样的看法,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思维更加开放,避免过于偏激的立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健康问题也愈加突出,尤其是常见的高血压。
如果一旦陷入激烈的争吵,激动情绪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而老年人的血管更加脆弱,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脑出血、脑梗塞或心脏病发作。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黄帝内经》中的教诲,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无谓的口角和冲突。
不交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宁,更是为了在人生的晚年过得更加平和幸福。
【60不交利】
人生的旅程,不可避免地与名利相互交织,诱惑让许多人为之痴迷,贪欲深藏内心,难以割舍。
适度的追求,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推动他们不断前进,追逐更高的目标。然而,过度的渴望,却容易导致疯狂和无度的贪婪,使人在名利的漩涡中迷失自我。
人的一生,追求舒适并不一定需要财富的堆积,即便拥有三千繁华,它们也只是生命中短暂的过客,最终都会随风而逝。
《道德经》中提到:“满则溢,损则盈。” ,适度和节制是生活的智慧之一。
只有懂得控制贪欲,守住内心的平静,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远离不必要的烦恼和伤害
烟酒不碰
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在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吸烟位居榜首,而酗酒则名列其后。
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无可忽视,容易引发喉头炎、气管炎、肺气肿等严重呼吸道疾病。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数据更是告诉我们,约85%的肺癌患者与吸烟直接相关。
然而,在危害健康方面,酗酒同样不可小觑。相对于吸烟损害呼吸系统,酗酒则主要对胃和肝脏造成伤害。
有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肝硬化,同时引发酒精慢性中毒,甚至诱发胃溃疡等严重疾病。
这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生活中,适度与节制的原则同样适用于饮食和生活方式,只有阴阳平衡,才能真正远离健康的威胁。
赌不碰
从古至今,多少人曾巨富一时,却最终深陷赌博的漩涡,最终输得一文不名,孤身一人。
令人不解的是,总有些人怀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在赌场上以微薄的本金翻身,结果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最终沦为赌瘾的奴隶,一贫如洗。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地主家的富二代福贵,便是一个经典例子。他原本生活富足,但却沉湎于赌局,频频输得血本无归。
每一次输光家产,他都将赌债记在赌坊的账本上,对自己欠下多少毫不知觉。
直到有一天,赌坊老板告诉他,他已经输掉了家族祖产,他才如梦初醒,但时已晚,一切不可挽回。
“细久易折,柔弱胜刚强。”
切勿轻信“小赌怡情,大赌伤身”的谬论。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小赌也能变成大赌,不经意间就陷入泥淖。
当年过了六十的年纪,更应该避免这种伤身又伤神的消遣方式,应该培养怡情悦性的兴趣爱好,以充实人生。
同意的请【收藏,转发】给自己在意的亲人好友,祝愿他们可以拥有一个安静祥和健康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