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终于扳回一城:失去了印度和埃及印度尼西亚战斗机订单以后,阿尔及利亚冒着被西方世界制裁的危险订购了14架埃及拒绝的苏-35S,据外媒报道,俄罗斯第一批次可以交付5-6架;今后,阿尔及利亚将继续接受苏-57战斗机—看起来,俄罗斯航空工业终于复苏了?
可是,为何俄罗斯不交付全新生产的苏-35S呢?因为产能不足以应对前线需要何况外贸订单呢?按照外媒和俄罗斯媒体报道,2024年,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工厂向俄罗斯国防部交付了四批苏-35S战斗机,推测总数为15架。2025年3月29日,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UAC)宣布,已经向俄罗斯空天军交付今年首批苏-35S多用途战斗机……那么苏-57呢?只能等待了,俄罗斯空天军现役只有不到15架苏-57战斗机,其中可能包括样机…
所以,阿尔及利亚即便急需升级米格-29和苏-30SM,俄罗斯航空工业也无力提供套件:毕竟,优先保障前线需求是第一位的,而且俄罗斯航空工业也无法提供更高配置的改装套件—俄罗斯半导体工业和产能已经落后中国、北约久矣;
当前,中国已经建立全球第二个双隐空军:歼-20服役300架以上、歼-38A入役一个旅(48架)—亚太地区处于领导地位!中国半导体工业、材料和制造业的链条完备,以至于只有中国制裁它国,它国无法制裁中国—哪怕是美国、北约的3.5代战斗机/隐身战斗机也要依赖中国稀土制品—俄罗斯航空工业则要依靠西方稀土制品;
阿尔及利亚订单不代表俄罗斯航空工业崛起:它们都是埃及落选订单的库存品,在仓库里呆了两年多,俄罗斯空天军宁愿等待新产苏-35S也不愿意接纳它们,可想而知它们的状态如何了;
以俄罗斯航空工业目前的状态,它只能研发4.5代机:苏-57的部分技术甚至无法与韩国产KF-21战斗机相比—如果俄罗斯航空工业不能得到更多经费、技术、加工机械和稀土制成品,就连法国的“阵风”后续改进型也会超越它;
隐身性能依赖吸波材料和雷达散射外形设计:俄罗斯在复合材料、隐身涂层(如RAM)的研发上落后于中美,苏-57的隐身设计(如机身接缝、进气道处理)被质疑从未达到五代机标准。此外,现代隐身战机需高度集成的航电系统、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和电子战能力—俄罗斯在芯片、微电子领域受西方制裁影响,关键部件依赖进口(如法国泰雷兹早期提供苏-57航电),导致技术自主性不足;尽管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如产品-30)推力上具备优势,但在降低红外/雷达信号(如锯齿喷口技术)方面进展有限。
隐身战斗机的设计、测试、生产涉及到一系列产业链的建立、升级等方面,俄罗斯学习西方世界20多年,主打核心就是去工业化、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失去了苏联积累数十年的航空技术、人才、教育产业等,兜兜转转20多年,俄罗斯始终无法在苏-57型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可见,俄罗斯即便出口再多的苏-35战斗机,他也失去了与中国、美国双隐空军竞争的资格。
西方不制裁不出十年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