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出乎意料”的好,必然有“出乎意料”的差。今年上半年,不仅部分神车跌落神坛,还有部分新能源汽车“雷声大雨点小”,销量和流量完全不匹配。
比如下面这十款车型。
燃油车
奇骏 11212辆
原本以为带着四缸机重回市场的奇骏·荣耀,能拯救全新一代奇骏于水火之中,谁曾想销量依然是跌跌不休。
半年11212台销量,月均销量不到两千,不足CR-V、RAV4单月销量的零头,奇骏从巅峰坠落低谷仅用了半年时间。
显然,奇骏的衰败不止是三缸机的问题,在宋PLUS DM-i、星越L雷神混动更等多国产PHEV的降维打击下,不仅奇骏,就连CR-V、RAV4都开始节节败退了。
国产宝马X5 7054辆
均价下调5万左右,轴距拉长、空间增大,国产之后的宝马X5L产品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了提升,但销量却打脸了。
半年销量7054台,不管是对标进口奔驰GLE,还是和去年同期的进口宝马X5相比,国产X5L都谈不上成功。
除了产能受到一定限制影响了出货量之外,主要还是价格贵了。
威飒 6760辆
很奇怪,动力一致、尺寸相近,起售价基本一样的广汽丰田威飒和一汽丰田凌放竟然有三倍的销量差距。
上半年,凌放卖了近2万,威飒却只有6760辆,和威兰达与RAV4的齐头并进相比,同样是姊妹车的威飒显然落后太多了。
坦克500 5275辆
坦克500的流量和销量显然不对称。
作为上半年最火的燃油车之一,坦克500不仅造型自带气场,上市也是自带流量,性能、定位、颜值、豪华感吸引了一大波用户的关注。
可惜一堆操作猛如虎,一看销量五千五。
半年销量5275辆,和坦克300半年近5万的销量相比,坦克500的成绩单并不出众。
当然了价格是一个因素,毕竟起售已经来到了33.5万,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问题:一直走小众市场,强调越野定位,“坦克大法”并非所向披靡。
林肯Z 1552辆
有一说一,林肯Z应该是近年来最让人惊艳的豪华燃油B级车了。
比起BBA“34C”,林肯Z内外饰设计更像一辆电动车,智能化也领先于BBA、凯迪拉克等同级车型,但两个月的销量却只有1552辆。
虽说现在谈论林肯Z成功与否还为时过早,但这第一炮林肯Z算是彻底哑火了。
销量上不去,其实非林肯Z产品力的“战之罪”,归根结底还是品牌力弱了。
奥迪A7L 1985辆
按照奥迪的设想,有“四个圈”加持,动力强、尺寸大、价格更便宜的国产奥迪A7大概率会一炮而红,月销三千以上应该是完全没问题的。
现实却给上汽奥迪泼了一盆凉水。
318、258、256、123、519、513……连续六个月三位数月销,不客气的说,奥迪A7“最美溜背车”的金字招牌都被上汽奥迪砸了。
奥迪A7L之所以卖不动,除了设计魔改、一汽-大众奥迪的背刺,重点是上汽奥迪没搞清楚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一个商务型轿车偏要走运动定位,结果就是四不像。
新能源
岚图FREE 6647辆
同样是主打增程动力,岚图FREE和理想ONE、问界M5的悲喜并不相通。
当两款竞品分别迎来破万、破七千的月销时,岚图FREE半年销量仅仅停留在了6647辆。
其实,比性能零百加速4.5秒的岚图更胜一筹,在此基础上岚图FREE还配备了可调节的空气悬架。
但是,相比驾控品质,选购30万级新能源SUV的潜在用户更关注的是设计、智能化和人机交互体验,这些才是理想ONE、问界M5大获全胜的核心竞争力。
奔驰EQC 2025辆
当GLC以超7万的半年销量“出乎意料”的时候,奔驰家族另一款同级电动SUV——EQC也足够出乎意料,1-6月总销量2025辆。
这应该是目前销量最差的奔驰车。
2025,不说和自家油车的销量差距,这个成绩对比定位相近的宝马iX3也是相去甚远。奔驰真的该反思了,为什么油车卖得这么好,电车却始终不上量。
玛奇朵DHT-PHEV 1047辆
玛奇朵DHT-PHEV卖不好,归根结底就一点:贵。
17.88万起售,比尺寸更大的宋PLUS DM-i足足贵了2.5万,虽然玛奇朵的电池组更大,纯电续航里程更长,但是这个级别的用户明显对价格更敏感,在性能、油耗差距不大的前提下,消费者更热衷于低价车型。
何况,当下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已经成了插电混合动力的代名词。对于魏派来说,压缩成本,让利消费者才是王道。
本田e:NS1 684辆
猜到本田e:NS1销量差,只是没想到这么差。
三个月仅仅交付了684辆,本田e:N系列第一炮显然没有打响。作为一台电动SUV,e:NS1除了造型、性能差强人意之外,本田还没有给出诚意。
一款小型电动SUV,要17.5万起售,几乎和大众紧凑型电动SUV ID.4 X相近,消费者凭什么买本田?
除了以上这十款,你觉得还有哪些车型销量表现较差,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