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猫寄生虫预防相关要点
家养猫是很多家庭的宠物,它们可爱、温顺,能给主人带来很多陪伴和欢乐。但对于猫主人来说,猫咪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而寄生虫预防就是保障猫咪健康的关键一环。
就拿我朋友养的那只橘猫来说,刚接回来的时候活泼得很,可过了一阵就变得没精打采。带去宠物医院检查,发现体内有寄生虫。这多吓人呀,如果没发现,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呢。这其实就是很多人在养猫时可能会遇到的痛点,只看到猫咪表面的可爱,却忽略了健康方面的重要问题。
对于家养猫来说,三个月驱虫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周期。大家可别小看这个三个月的时间,这是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结论。猫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感染的寄生虫风险不一样。刚接到家的小猫,最好一个月驱虫一次,因为这个时候的小猫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对寄生虫的抵抗力很弱。像在北方干冷的环境下,小猫可能更容易感染一些通过粪便传播的寄生虫,比如说蛔虫。而三个月大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调整到三个月驱虫一次。
在这个驱虫的过程中,选对驱虫药也很重要。不同的驱虫药针对的寄生虫类型有所区别。有些能驱蛔虫、绦虫效果很好,但对绦虫就不太行。这时候就得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要是带猫咪去过草丛玩耍或者接触过外面的流浪动物,那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更得重视驱虫这件事。
说完驱虫周期,就得说说猫生活环境里地毯清洁的问题。家里铺着地毯的,那可得小心了。猫喜欢在地毯上打滚、睡觉,要是不清洁,那就是寄生虫的温床。我有个网友就分享过她的经历,她的猫在冬天总是喜欢钻到沙发底下,那是铺了地毯的地方。后来发现猫有跳蚤了,最后才知道是地毯太久没清理,跳蚤就在上面繁殖起来了。
打扫地毯可不能随便糊弄。首先要定期吸尘,像在南方湿热的环境下,一个月可能需要真空吸尘2 - 3次。因为湿热的天气适合各种细菌和寄生虫滋生。把灰尘、毛发这些都吸走,这能去掉不少寄生虫和它们的卵。然后呢,每隔几个月就得做一次深度清洁。可以用专门的地毯清洁剂,要是用那种热水清洗的办法也不错。比如说在寒冷的冬天,北方的养猫家庭就比较合适,因为冷天气能让清洁过后的地毯干得快些,不用担心潮湿环境下滋生新的寄生虫。
除了这些,家里其他角落的清洁也不能忽略。猫在家具上跳来跳去,也会把寄生虫传播过去。像绿植也有可能会成为寄生虫的藏身之处。有些绿植,像绿萝,它很容易吸收水分,一旦浇水过多,根部积水就可能滋生小虫子。这时候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小虫子可能就会被猫当成小玩具,然后进入猫的身体里。还有龟背竹,它叶片比较宽大,灰尘容易积在上面,如果不经常擦拭,灰尘里携带的寄生虫卵就可能被猫舔毛的时候吃进肚子里。再看看吊兰和虎皮兰,吊兰的生长速度快,新叶不断长出,老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就成为寄生虫的藏身所在;虎皮兰的纹路比较深,浇水后水分不容易完全干掉,也容易有寄生虫滋生。这都说明养猫家庭对绿植也要关注。
猫自身的卫生习惯也得培养。有些猫不喜欢洗澡,这时候主人就得想办法。比如说,用湿毛巾给猫擦拭身体,像给小娃娃擦脸一样温柔地擦,虽然不能像洗澡那么彻底,但也能去掉不少灰尘和杂毛。而且对于一些短毛猫,这样的擦拭可能比经常洗澡更好。因为太频繁洗澡可能会让猫的皮肤失去油脂,变得干燥。
在预防猫寄生虫这件事上,饮食也十分重要。给猫吃的食物得是干净卫生的。现在很多主人自己在家做猫饭,这时候食材的选择和处理就得严格把关。在农村,有些猫主人会喂猫一些生肉,虽然猫是肉食动物,但生肉可能携带绦虫、弓形虫等寄生虫。我听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农村的养猫老奶奶,她经常给猫喂从市场买回来的生猪肉。后来猫就经常腹泻,去医院检查发现感染了绦虫。后来老奶奶就把猪肉在锅里煮熟了再喂,猫的健康状况就好多了。而在城市的养猫家庭,如果给猫买生肉,也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回家后最好加热处理一下再喂。
猫在和外界接触的时候也容易出现寄生虫感染风险。比如说,邻居家的小孩带宠物狗来玩了,这宠物狗身上的寄生虫就可能传染给自家的猫。我有个邻居家的情况就是这样,他家猫本来好好的,邻居家小孩带了狗来玩了一趟。过了不久,他的猫就开始掉毛还特别爱抓挠。去看医生才知道,感染了一种小狗身上常有的狐狸虱。这时候就知道了,即使自家养的是猫,也不能放松对外来动物可能带来寄生虫的警惕。
再看那三个月驱虫周期,其实不单单是为了驱虫本身。每次驱虫后的观察也很关键。有的猫在驱虫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像没胃口或者精神不太好。这都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反应持续的时间过长或者情况严重,就得赶紧联系医生。比如说有一只宠物猫,在吃了驱虫药后的三天里,不吃不喝还不爱动,主人吓坏了,赶紧联系了宠物医生。医生根据猫的症状和建议主人给猫补充了一些水分和营养,同时也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是驱虫药常见的轻微反应,过了一周左右就恢复正常了。
在养猫的时间长一点,比如三五年后,猫的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慢性的寄生虫感染问题。这些寄生虫可能不像刚感染时那么明显地表现出症状。这个时候就得更加留意猫的健康状况,除了定期的驱虫,还得定期带猫去做全面的体检。像在一些养猫比较多的大城市,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宠物医院会提供专门的养猫健康管理套餐,这些套餐里面就可能包含了每半年或者一年的全面检查项目。
对于那些喜欢让猫出门玩耍的主人来说,防寄生虫的措施更要细致。有的主人会带着猫去宠物友好型的公园或者自家的小院子让猫玩。在公园里,可能有其他猫留下的粪便,这里面的寄生虫可不少。在自家的院子里,如果地面没做好防护,草丛里的虫子就可能钻到猫身上。我见过一个在南方城市的开放式院子里养猫的主人,他的院子周围种了很多花花草草。猫咪特别喜欢在花丛里钻,结果感染了一种奇怪的小虫子。后来这主人就在院子的入口处设置了那种只让人过但不能让小动物进出的小栅栏,还在院子里定期喷一些环保的驱虫药,情况才慢慢好转。
在考虑猫寄生虫预防的时候,猫的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幼猫就像幼儿一样,免疫力低,容易感染寄生虫;老年猫身体机能下降,同样也容易受到影响。一只三岁左右的猫,身体相对来说还比较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有一次朋友带他三岁的猫去做常规检查,医生发现有轻微的耳螨感染。还好发现得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就痊愈了。要是晚一点发现,耳螨可能会让猫的耳朵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在北方的干燥寒冷环境中,有些寄生虫的活跃程度会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寄生虫预防。因为猫在室内的时间比较多,室内的温暖环境也会让寄生虫有生存的空间。而南方温暖潮湿的环境就像给寄生虫提供了一个大温室,它们可以全年活跃。所以在南方的养猫家庭,在夏季,这个湿度最高、温度也高的季节,更要加强对猫寄生虫的预防。
我们在关注猫寄生虫预防的时候,别忘了家里的宠物用品也要定期清洁消毒。猫窝、猫碗这些都是猫每天都会接触的东西。猫窝如果长时间不清洗,就会产生很多细菌和寄生虫。我有个同事,他的猫特别爱在猫窝里睡觉流口水,时间长了猫窝就有一股味道。后来他把猫窝拆开清洗,发现有好多黑色的小颗粒,可能是猫毛裹着寄生虫卵之类的东西。猫碗也是一样,每天给猫换上新鲜的食物和水,定期清洗猫碗,这样才能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滋生。
我们还可以想想那些养了三只以上猫的家庭。猫多的家庭如果不做好寄生虫预防,一旦有一只猫感染了寄生虫,那很可能就会传染给其他猫。就像有的家庭像开猫舍一样,一群猫在一起玩耍、生活。有一回我去一个养了很多只猫的朋友家,发现他家的猫眼睛都有点发红。后来才知道是有一只猫感染了结膜炎,虽然结膜炎不完全是寄生虫引起的,但有可能是寄生虫影响了猫的抵抗力,从而容易被细菌感染。所以猫多的家庭,更要讲究卫生,定期做好驱虫和环境的清洁消毒。
随着猫在家庭中的生活时间推移,主人对它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可这时候更不能因为感情而忽视了猫寄生虫预防。有时候主人看到猫可怜巴巴的样子,就不忍心给猫做那些预防措施,比如给猫擦药什么的。但这可不行,寄生虫感染如果不及时控制,会越来越严重。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我的猫不喜欢擦药,每次擦药都挣扎。可我知道如果不擦,它身上可能会更难受,所以我就尽量温柔地慢慢给它擦。
而且,不同的猫品种对寄生虫的抵抗力也不太一样。比如波斯猫,它的毛发又长又厚,这种毛发材质和较长的长度就可能让它在寄生虫预防方面比一些短毛猫面临更多的挑战。因为长长的毛发更容易藏污纳垢,给寄生虫提供藏身之处。还有缅因猫,体型大活动范围也大,出去玩的机会多,感染的几率也可能高些。
我们身边的猫咪朋友都面临着寄生虫感染的风险,每一个养猫细节都关系到它们的健康。那各位养猫的朋友,你们在预防猫咪寄生虫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小窍门或者遇到过哪些特别难解决的问题呢?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交流,让每一只小猫咪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