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热搜词条“李梦腿精”刚刚上榜,体育圈的球迷们却感到困惑。“我们的女篮主力改行当明星了?”这条误解的评论在短短两小时内获得了5.2万点赞。实际上,这已经是演员李梦第三次因名字引发误会——在篮球世界杯期间,她的新剧宣传博文中甚至有人问“扣篮动作是不是替身完成的”。
作为观察娱乐圈十年的资深人士,我发现这种“同名现象”正成为艺人走红的新密码。当某搜索引擎显示“李梦”相关人物多达17位时,这位中戏毕业的实力派演员巧妙地抓住了认知红利。她的工作室上个月刚注册了“演员李梦”商标,既避免了混淆风险,又符合品牌化运营的趋势。
根据艺恩的数据统计,2023年红毯热搜中,33%的热门造型都采用了高开叉设计。李梦这次选择的侧开叉和不对称肩部剪裁,既符合主流审美,又有效规避了走光风险。礼服设计师Lina私下透露,腰部的祖母绿胸针别有用心——这是用《白鹿原》剧组的道具纽扣改制而成,向她的成名作致敬,这一巧思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在我们讨论一个名字引发的流量狂欢时,更应关注实力派演员的突破智慧。正如李梦在采访中所说:“与其费心解释此李梦非彼李梦,不如用作品让观众记住独一无二的眼神。”或许下次红毯上的闪光灯亮起时,人们会首先想起她在《少年派2》中那个令人心碎的微笑,而不是纠结于她与篮球场的奇妙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