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玉龙股份拟主动退市之后,日前,中航产融终止上市事项也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近期,A股企业选择主动退市的数量有所增加。随着新“国九条”等新规落地和退市机制的日渐完善,A股市场退出渠道更加多元,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正逐步健全。
加速优胜劣汰
近年来,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应退尽退”的常态化格局逐渐形成。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分析,在退市新规下,退市机制更加规范和严格,退市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退市新规的实施促使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而非短期炒作,市场投资风格有所优化。
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表示,当前,因股价低于面值和其他不符合挂牌情形退市的公司占比较高。这些公司退市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市场选择机制进一步强化,资金更倾向配置优质资产,导致业绩差、治理乱的公司流动性枯竭,劣质公司加速出清,超过半数的退市公司来自ST和*ST的公司。另一方面,退市新规对财务指标的要求趋严,引入“净利润+营收”“净资产为负”等组合指标,压缩了通过变卖资产等短期手段保壳的操作空间,堵住技术性保壳的漏洞。在监管与市场的有力协同下,交易类退市与财务类退市已经形成双重筛选机制,共同推动资金从“僵尸”企业流向硬科技公司,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监管集中严打了一批涉及重大财务舞弊、虚假记载的A股上市企业,采取标识ST或*ST等严厉措施,以强化风险警示、保护投资者权益。
田利辉分析,新修订的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严惩财务造假行为,明确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因此被警示。同时,退市标准进一步细化,包括财务数据不达标、资金占用、内部控制缺陷等,触发风险警示的情形更全面。此外,监管层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资金占用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向市场提前释放风险信号。
“退市风险警示等制度的实施,更好地保护了投资者。”田利辉认为,退市风险警示数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财务指标动态趋严以及监管主动“排雷”。这释放出严监管的信号,通过“应退尽退”和精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市场优胜劣汰。
拓宽退市渠道
除了强制退市外,多元化退市机制正在发挥作用。从玉龙股份和中航产融披露的公告来看,二者主动退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公司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主动退市背后,既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经营挑战和转型压力,也体现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多元化退市机制,包括主动私有化、吸收合并、转板上市及强制退市等多维路径。”吴丹表示,这不仅有效维系了市场“进退有序”的良性生态,更通过差异化的制度安排,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战略诉求的企业提供了灵活的退出路径。
吴丹分析,一方面,实施主动退市策略的企业可通过私有化或吸收合并等方式,实现资本结构优化与合规成本压降,显著降低因市场波动引致的经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于丧失持续上市资格或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企业,强制退市机制则充分发挥市场净化功能,通过及时清退劣质资产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从宏观层面来看,多元化退市机制不仅提升了资本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更能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对建设有韧性、健康可持续的现代化资本市场有深远意义。
刘祥东表示,绩差公司和问题公司的退市,对市场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清理市场中的“僵尸”企业,从而提升整体市场的质量和健康度,促使投资者更加专注于优质企业,增强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同时,市场资源可以重新配置到更具成长潜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中,从而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的整体活力和竞争力。此外,多元的退市渠道将压缩壳资源炒作空间,减少“保壳”“炒差”等乱象,引导投资者转向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从而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加强投资者保护
在退市过程中,投资者保护至关重要。玉龙股份本次终止上市方案设置异议股东及其他股东保护机制,拟由济高资本向包括异议股东在内的、除济高资本外于现金选择权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A股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同样,中航产融本次终止上市方案也设置异议股东及其他股东保护机制,拟由中航工业向包括异议股东在内的、除中航工业及集团其他下属单位外于现金选择权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A股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通过为中小股东提供明确的退出渠道,减少因退市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从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这是主动退市与强制退市或其他被动退市的区别之一。监管层多次强调,投资者保护不因退市而改变,坚决杜绝“金蝉脱壳”“一退了之”。
刘祥东表示,除了实施ST/*ST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退市风险提示、要求问题公司定期披露风险进展外,监管部门还建立了“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机制,要求退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设立专项赔偿基金。此外,对于退市前的交易,为投资者安排了一定的缓冲时间,设置退市整理期和“退市整理板”。同时,提供持续监管服务,对退市后公司纳入三板市场管理,保留股份转让渠道,并建立投资者服务中心提供专项维权支持。
吴丹认为,展望未来,在“应退尽退”的严监管导向下,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唯有合规经营、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足,而投资者也应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A股退市将呈现常态化、多元化。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技术手段的进步,退市流程将更加顺畅快捷,多元化退市标准将更加全面适用。”田利辉表示,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A股退市制度在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提高退市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