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里讲的这段话吧:“有些父母觉得孩子12岁之前很省心,不会太闹,也不惹是生非,就交给别人养。可是,当你发现有问题的时候,你就管不了了。”这话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啊!孩子的教育,那可绝对得趁早!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孩子的心理和习惯,在早期基本就定型了。
🌷对于马上要入园以及已经在幼儿园里混的小朋友来说,这三年的时间,那可是养成受用一生的好习惯的关键期,重中之重啊!下面这几点,家长们一定要死死坚持住,别松懈:
一、早睡早起
🧡三岁到六岁,这就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机,绝佳时机!这时候你不给他立好规矩,等大了,你想让他早睡早起,门都没有!咱就得狠下心来,到点就关灯,到点就起床,雷打不动,没得商量!
别小看这一点,规律的作息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精神状态那影响可太大了。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孩子一整天都精神饱满,学习玩耍都更带劲。要是作息不规律,孩子容易没精神,脾气还可能变得暴躁
二、读绘本
🧡每天只要抽出10分钟就行,陪孩子读绘本的时候,记得要“指读”啊!就这么简单,每天10分钟,就这么坚持三年,你会得到一个识字量巨大的孩子,而且孩子的理解能力也会超级强,到时候你都得刮目相看,惊掉下巴!这可不是吹牛,孩子在听读和看字的过程中,大脑就在不断吸收知识,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听古诗
🧡每天让孩子听10-20分钟古诗,别觉得没啥用。我告诉你,听到的内容会化成孩子最深层的记忆,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等以后上学了,背古诗那还不是信手拈来,轻松搞定!如果坚持不了还不如不听,就算学会了不反复学习那也白搭。
四、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从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开始,家长就得狠下心来,坚持三个“不”!
1⃣不帮孩子背书包:书包是孩子自己的东西,让他们自己背,这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第一步。别觉得孩子小,背不动,一开始可能会辛苦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
2⃣不给孩子喂饭:孩子上幼儿园,该学会自己吃饭了!别再追在后面喂饭,这不仅惯坏孩子,还不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自己吃,哪怕吃得慢、吃得脏,那也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家长们得忍住,相信孩子能行!
3⃣不抱孩子走路:出门在外,别动不动就抱孩子。孩子能自己走就让他们自己走,这能锻炼孩子的体力和独立性。做个“狠心”的家长,孩子才能越来越强大。
五、学会管理
🧡每天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和书,这可不是小事。学会整理的孩子,做事会非常有序,有条有理。上小学后,那好处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不用家长催促,自己就知道该干啥,作业、书本啥的都整得明明白白,省心多了!
💚小班养成习惯:
1.早睡早起,作息规律: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严格执行。孩子有了好的作息,身体棒,心情也好,学习新知识也更轻松。
2.能够自己进餐,专心吃完自己的饭菜:别小看吃饭这件事,自己专心吃饭,不仅能保证营养摄入,还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3.学会漱口:这是讲卫生的好习惯,饭后漱口,能保护孩子的小牙齿,家长们要多提醒多监督。
4.不乱扔垃圾:环保意识要从小培养,让孩子知道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5.能够穿脱简单的衣服:孩子学会自己穿脱衣服,自理能力就向前迈了一大步,这对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也很有帮助。
💙中班养成习惯:
1.学会收拾自己的用品、玩具:孩子的东西让他们自己收拾,这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条理性。
2.能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分清正反及左右:这时候孩子的自理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
3.爱惜书本、玩具: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品德教育。
4.不挑食、少吃零食:饮食健康很重要,不挑食才能营养均衡,少吃零食才能有个好身体。
5.能够认真听讲、听懂老师的要求:这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基础,能认真听讲,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大班养成习惯:
1.坚持每天读书或者绘本半小时以上:阅读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每天坚持读,孩子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都会大幅提升。
2.养成正确的读书姿势:这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正确的姿势能预防近视和脊柱侧弯,家长一定要时刻提醒。
3.每晚能准备好第二天的用品、衣服等:提前准备好东西,能让孩子第二天的生活更从容,也能培养孩子的规划能力。
4.主动与别人交朋友:社交能力对孩子的成长也很关键,让孩子学会主动与人交往,以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5.主动洗自己的内裤、袜子:这是孩子进一步独立的表现,自己的小衣物自己洗,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现在我要用更强烈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无法影响孩子的未来?开什么玩笑!但是我们绝对可以影响他们的习惯!而习惯,那就是决定他们未来的关键!”幼儿园这三年,真的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咱们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陪着孩子一起坚持这些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