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天家最是无情,无情二字在皇位争夺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继承人的选择一直在曹操心中举棋不定。本来长子曹昂,性格豁达,才情俱佳,是继承人的不二选择,可惜战死宛城。次子曹丕过于阴狠,若曹丕即位,其余诸子恐性命不保。三子曹植,政治能力太差。四子曹彰只是为一莽夫,五子曹冲太过年幼。
曹操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称赞曹冲聪慧过人,而且曹冲与天才少年周不疑互为挚友。在当时曹操还正值壮年,继承人一直悬而未决的情况下。麾下大臣便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大部分人开始对曹冲示好。明眼人都知道,继承人只会在曹丕和曹冲之间产生。
史书记载曹冲十三岁时得了不治之症,不幸病逝。
而且曹冲对比于曹丕有两个优势,第一就是年龄。曹冲年幼,等曹冲成长起来,曹操正好年老,新旧权利的交接不会引发太大动荡,也不会对曹操产生威胁。
在种种原因下,曹丕向曹冲伸出了魔爪,致使曹冲早夭。从曹丕即位以后,曹植七步成诗,曹彰前往洛阳后病逝就可以看出,曹冲的病逝并没有那么简单。
曹丕即位以后,都会去逼迫曹植和曹彰,更别说曹冲这个有力竞争者了。可惜曹冲天资聪慧,声名远扬,遇上了曹丕,注定以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