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跨界汽车思路:技术领先的灵魂供应商

科技评测前线 2025-03-05 13:54:08

上汽的一位高层在次年汽车展览会上当众发言:"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句话,让整个会场都安静了几秒。

与以往这类展会的喧嚣不同,这句话引起了在座不少车企人士的共鸣。

华为,这个一直在手机、通信领域驰骋的巨头,如今正悄然进入汽车行业,而不满的声音也逐渐显现。

华为的跨界汽车思路:技术领先的"灵魂"供应商

华为早些年宣布涉足汽车领域,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一个跨界尝试。

但华为并没有亲自造车,而是定位为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来提升汽车的智能化和互联化。

但这个创新思路却并非所有车企都能接受。

华为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都能应用到汽车领域,这使得华为在进入汽车行业时如鱼得水。

车企需要的智能驾驶、鸿蒙智能座舱,甚至是激光雷达,华为都能提供。

如果把传统车企比作是制造汽车的“躯干”,华为则希望成为掌控这些汽车智能化“灵魂”的角色。

起初,这种模式似乎是双赢的。

华为提供技术,车企提供产品,实现强强联合。

问界系列凭借华为的技术迅速占据市场,使得华为在汽车领域一战成名。

事情的发展却并非如此顺利。

车企的默默忧虑:从上汽到塞力斯

“你不能让所有的车企都把核心技术交给你,”上汽董事长陈虹直言。

对于上汽这样国内的老牌汽车制造商,放弃掌控核心技术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上汽认为只有掌握自己的核心“灵魂”,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这种疑虑并不是个例,几乎每一家与华为合作的车企,都面临相似的挑战。

长安的朱华荣也有话说:“做广告都没有底线了。

”他指的是抛开技术本身,华为的曝光度和话题性甚至占据了带来的更多关注。

这无疑让车企们倍感压力。

而双方合作的阿维塔销量表现不佳,更让大家质疑华为的技术是否为车企带来了实质性的提升。

2023年阿维塔的销量仅为2.77万辆,远低于目标的10万辆。

奇瑞的情况更加复杂。

双方合作的智界S7一直迟迟未能如期推出。

据悉,奇瑞一度因为华为未能及时交付智能解决方案而陷入尴尬局面。

这些合作中的种种问题,让车企们心里的焦虑日益增加。

五大车企的分歧与合作现状

塞力斯和华为的合作看似风光无限。

问界系列大卖,尤其是新款问界M9,但塞力斯内部也承受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这几年的合作中,塞力斯已经亏损约150亿。

不少消费者是看中了华为的技术才买问界系列的车,离开华为,塞力斯未来恐怕更加艰难。

极狐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起初,极狐品牌因为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吸引了不少关注。

但随着时间推移,品牌的存在感逐渐减弱。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对于华为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对车企品牌本身的信任。

这样的情景下,华为与车企之间的合作难免显得有些动摇。

可即便如此,车企们也不能完全离开华为的技术支持。

华为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方面的技术实在过于先进,让车企们一方面对其技术青睐有加,另一方面却忧心忡忡不愿完全交出核心“灵魂”。

结尾

时代的车轮不断向前,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也在不断演进。

华为作为后来者,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却也面临与车企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到底是牵手共赢,还是各怀心思,未来还无法预料。

一如既往的,只能用成绩说话。

华为或许没有特意得罪谁,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能否赢得车企的全面认可,还需时间检验。

合作中的不和,大概也是行业升级转型中必经的挑战。

或许最终,这些忧虑都会被沉淀为共同成长的养分,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我们期待看到技术与制造共同奏出的美妙乐章。

未来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期待和思考。

0 阅读:4

科技评测前线

简介:科技动态,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