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平之战结束后,四十万降卒的处置成了最大的问题,当秦王的诏令传给白起,白起看后一阵沉默,账中将领看过诏令之后也是默不作声。秦王的这份无字诏令,看起来是把决定权给了白起,实际上已经给白起下了命令。

当白起下令秦军举起屠刀时,白起背上了全部骂名,古未有之。杀神、屠夫成了白起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将领,白起是最优秀的。作为一个人,白起是最悲哀的。白起虽为秦军的在长平的最高指挥,但是屠杀的命令,却是秦王和秦军共同下达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秦王的角度来看,在当时的战争模式下,战败一方的士兵大概率还是能回到战败方的。虽然秦军击败赵军达到了攻城略地的战略目的,但是如果四十万赵军回到了战国呢?

经历过长平之战的士兵可以说是老兵了,如此数量的老兵在每一个国家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时山东六国唯赵国与秦国有一战之力,如若把降卒放回,秦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填上多少性命才能再次击败赵国。此时一战坑杀四十万降卒,赵国必定一蹶不振,再也难以对抗秦国。作为秦国的王,必须逼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
为什么说秦军逼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呢,这个原因来自于秦国的军功制度。要知道为什么秦国的虎狼之师能纵横战场,全靠军功制度。虽然俘获赵军也有功劳,但是完全没有斩首获得的功劳多,被军功思想灌满脑袋的秦军最想要的结果还是将赵军全部杀死获得战功。

一面是秦王的威逼,一面是秦军的逼迫,白起虽然战功卓越,但依然抵抗不住背后的庞大压力。四十万降卒的性命奠定了秦一统天下的霸业,成就了秦军的战功,造就了白起的杀神威名,却弥补不了白起的愧疚之心。
传闻,白起夜夜噩梦缠身,惊悸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