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张桂梅校长婉拒上台发言!

小白酷酷哒 2023-12-02 12:48:07

想必大家都看过《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了,满怀期待的观影,你的心情如何?

西式剧演

在影片《我本是高山》中,许多角色似乎错入了不同的影视作品。

其中,“酗酒母亲”仿佛是美剧《大小谎言》中的白人母亲;“逃课去网吧的学生”犹如日片《垫底辣妹》里的放弃治疗的差生;“学校里的老师”则像是《死亡诗社》里的古怪老师。

在这部国产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众多国外影视角色的影子,却难以捕捉到国内真实人物的生动形象。

若我们深入探讨真实与否,以中国14亿的人口基数为背景,广大农村地区必然存在酗酒的母亲、逃课去网吧的学生以及奇特的老师。

然而,这种现象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因此也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编剧似乎遵循了西方戏剧理论,为了追求戏剧冲突和吸引力,刻意制造不真实的二元对立和人物形象。而人物的原型往往习惯性地参考国外影视作品。

张桂梅,最好的校长

但抛开不合理的改编,即使在9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能感受到高考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价值。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虽然有些影评认为它很糟糕,但我认为它的表演和导演都很出色,尤其是素人演员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它强调了人们需要拥有理想、信念和意志,张校长的理想、信念和意志令人感动。

张校长在影片中并没有过多地强调家国情怀,而是反复强调念书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出路,是让自己能够反抗命运并拒绝接受失败的出路。

这种观点朴素而扎实,也是这部电影的立意所在。因此,就这个立意而言,这部电影不能算作失败。

我反而认为影片中最大的对比是在片尾谢幕时。

当大屏幕左侧的小窗口出现张桂梅校长的采访录像时,海清的表演虽然下了功夫,但在神态和台词方面都没有表现出张校长的气势。

尤其是当张校长说出“我来负责,全部我来负责”时,这种高下立现的感觉更加明显。

然而,电影在展现张桂梅校长坚守岗位并带病工作的同时,也过于强调了她的苦难。

然而,通过影片最后的小窗口,我们得以窥见真正的张桂梅校长,她充满自信,展现出领导者的强悍和果决果断的作风。

她坚信自己的选择并确定自己正确的方向感。她不仅掌控着女高的一切,还主宰着自己的人生。

她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女性校长,她的言行举止都展现出一种高山般的形象,这种形象没有性别之分,她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然而,电影并没有展现出这种形象,因此对比起来显得更加明显和突出。

但很多情节都真实又贴近生活,过去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影片最后看到高考中榜,老师们的欣喜若狂,真的太感动了。

她不是一座高山,而是连绵的群山

张校长(海清饰)如明灯般照亮了黑暗,为大山女孩带来了一道希望的曙光。

“一个受教育的女性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是张校长和大山女孩们的坚持不懈,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这部电影揭示了张桂梅校长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打破命运牢笼的动人故事。她那份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个女性觉醒,值得我们去尊敬,去发扬。

影片中的情节时刻警醒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要做自己的选择。

尤其是那句“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让片中的孩子们拥有了希望。

因为她们改变了无数女孩子的命运,让自己有梦想的权利,走出去,做最好的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图源网络,侵删。

0 阅读:125
评论列表

小白酷酷哒

简介:专注于分享我所知道的,以及你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