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下场,让越南心惊胆战,担心南海动武的,不只菲律宾一个

悦已享流年 2025-02-26 12:08:44
前言

俄乌冲突已经打了三年,乌克兰现在啥样了?彻底变成了美俄的交易品,连谈判桌都没资格坐。

这一幕让亚洲多国政府陷入深思,尤其是越南和菲律宾,它们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选择正面临考验。

小国在大国角力中该怎么避免成为下一个乌克兰?依靠美国这把“双刃剑”,到底是获得保护还是自投罗网?

乌克兰战火中的绝望挣扎

战争的铁蹄踏破了乌克兰的土地,也无情碾碎了无数家庭的幸福,这个曾经的“欧洲粮仓”如今几乎认不出来了,那满目疮痍的村镇,那被炮火摧毁的学校医院,那四处游荡的流浪狗,仿佛都在无声地控诉战争的残酷。

最心酸的莫过于乌克兰的人口困境,年轻人,这个国家的脊梁,正在被战争吞噬殆尽,政府为了填补前线的空缺,不得不把征兵年龄一降再降,从25岁最终降到了17岁,想想看,17岁,本该是坐在教室里憧憬未来的年纪,却被迫端起枪走上战场。

有个故事让人记忆犹新,一位乌克兰母亲,丈夫和大儿子已经战死沙场,如今征兵处又来带走她的小儿子,这是她最后的亲人了,绝望中,这位母亲做出了让人心碎的选择,在征兵处引爆了身上的炸弹,这不是恐怖袭击,而是一个母亲撕心裂肺的反抗。

战争不只夺走生命,还摧毁了社会秩序,乌克兰的犯罪率飙升,尤其是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急剧增加,在一些地区,夜幕降临后,几乎没有女性敢独自出门,食物和药品短缺,黑市交易猖獗,曾经的文明社会仿佛一夜间退回了蛮荒时代。

而在国际舞台上,乌克兰的处境更是难堪,明明是战争的主角,却连谈判桌都挤不上,和谈变成了美俄之间的私下交易,乌克兰成了被摆布的棋子,那些曾经信誓旦旦支持乌克兰的欧洲国家,也被毫不客气地晾在一边。

乌克兰的未来似乎只剩下几条黯淡无光的路:要么完全投降,要么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和平协议,要么寄希望于美国的强力支持,但这最后一条路看起来越来越不靠谱了,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克兰的态度明显冷淡。

俄军不断推进,占领了战略要地克里米亚和资源丰富的顿巴斯地区,这些地方不光有战略价值,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顿巴斯的煤炭储量可观,而克里米亚则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重要基地,乌克兰正一点一点失去国家的命脉。

现在,乌克兰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挣扎却感到力不从心,海浪太大,救生圈太远,而那些本该施以援手的人,却在岸上计算着打捞尸体的成本。

美国“援助”背后的冰冷算计

说起美国的“援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表面上看,美国对乌克兰伸出了援手,可这手伸得,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掏人家的口袋,那些闪着寒光的飞机大炮,那些源源不断的军事装备,背后可是明码标价的生意。

美国的军工企业们乐开了花,战争一开打,他们的股票蹭蹭往上涨,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导弹、坦克、战斗机,这些价值连城的“玩具”被一批批运往乌克兰,美国的军火商们数钱数到手抽筋,有人算过一笔账,这场战争给美国军工企业带来的利润,比过去十年加起来还多,这不是援助,这简直是一场盛大的“清仓甩卖”,只不过买单的是乌克兰人的血和泪。

更让人瞠目的是,美国还以“援助”为名,向乌克兰索要5000亿美元的矿产资源,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谁也说不清,实际上,乌克兰收到的援助远没有这个数字,甚至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懵了,他表示自己只收到了约750亿美元的援助,剩下的钱去哪了?

但不管这笔账怎么算,乌克兰都只有一个选择,签字,不签?那美国随时可以换掉泽连斯基,找个更“听话”的人来签,这种赤裸裸的勒索,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些殖民地时代的不平等条约,只不过现在不叫“租界”了,改叫“援助偿还”了。

这出戏演得太露骨,连一向亲美的国家也看不下去了,一位欧洲外交官私下里说:“我们真没想到美国能做得这么绝,连遮掩一下的意思都没有,”这番话虽然不是公开说的,但足以反映出欧洲对美国做法的震惊。

对越南、菲律宾这样依赖美国安全保障的小国来说,乌克兰的遭遇简直就是一面照妖镜,它们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陷入类似的困境,美国会不会也是这副嘴脸?那些信誓旦旦的安全承诺,会不会转眼就变成赤裸裸的盘剥?

美国的这种“援助”,实在让人想起了那个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好心收留了快被冻死的蛇,结果蛇一恢复体力就反过来咬了农夫一口,临死前,农夫问蛇为什么要咬他,蛇回答:“因为这就是我的本性。”

或许,对美国来说,利益就是它的本性,什么友谊、承诺、道义,都比不上眼前的利益,南海周边的国家们,此刻想必正在重新审视着自己与美国的关系,那种不安,大概就跟发现自己正抱着一条蛇一样吧。

越南的忧虑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转向

越南这些年可是坐立不安,Tran Bang这位越南专家的文章在越南知识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把南海问题和俄乌冲突放在一起比较,言下之意不言而喻,越南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说实话,这种担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越南确实占据着一些原本属于中国的南海岛礁。

越南人心里莫名地打鼓:万一哪天中国也像俄罗斯对乌克兰那样,以收回历史领土为由对越南采取行动,那可怎么办?这种心虚,就像小时候偷了邻居家的玩具,总害怕人家找上门来讨要。

不过,越南也不傻,他们很清楚,就算美国真的出手相助,以越南的实力也不可能在军事上与中国抗衡,现在乌克兰的下场就在眼前,再铁的承诺,到头来也敌不过大国的算计。

所以越南最近的动作很有意思,表面上还是那套亲美的说辞,但实际行动上却开始悄悄向中国靠拢,比如在打击电信诈骗方面,越南政府突然变得格外积极配合,要知道,之前那些藏在越南的电信诈骗窝点,可没少让中国公民损失钱财,现在越南不只是不阻挠,甚至还主动协助中国警方行动,这转变可不小。

菲律宾那边的变化更是明显,菲律宾总统,这位曾经被西方媒体捧为“民主斗士”的人物,最近公开对美国表达了不满,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要与中国站在一起,这话若是放在几年前,简直不可想象。

这些变化其实反映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墙头草再怎么左右摇摆,也得看清楚风往哪边吹,东南亚这些国家不经意间开始明白,与其做大国博弈的棋子,不如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有趣的是,这些国家似乎摸索出了一套生存之道,既不过度依赖某一大国,也不公开与任何大国为敌,这让人想起新加坡的做法,小小一个城市国家,却能在美中两个大国之间游刃有余,一边与美国保持军事合作,一边与中国深化经贸往来,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能获利。

或许这就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智慧吧,它们像灵活的小鱼,在鲸鱼之间穿梭,既不被吞噬,也能分一杯羹,越南和菲律宾正在学习这种生存艺术,虽然还有些磕磕绊绊,但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小国要生存,光靠别人的承诺是不够的,还得有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力,乌克兰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

对话合作替代对抗

南海问题跟俄乌冲突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就像比较苹果和橙子一样风马牛不相及,越南那些专家其实心里也明白,只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首先,南海根本没有像北约东扩那样的紧迫性问题,俄乌冲突的导火索是啥?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这触碰到了俄罗斯的安全底线,但南海问题呢?虽然美国也想插一脚,可它始终隔着一个太平洋,真要说到地缘政治压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南海这些年的情况,说起来还挺有意思,各国虽然嘴上吵吵闹闹,但实际上都还挺克制的,你别看有时候几艘船在海上对峙,好像剑拔弩张的样子,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遵守着一个原则,别把事情闹大。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个协议,签都签了,总得给彼此留点面子吧,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方式也很有特点,主要是靠海警船这样的执法力量,而不是直接派军舰过去,这就好比邻居之间有纠纷,找的是调解员,而不是叫黑社会。

东盟这些年也挺会来事儿,一边不放弃自己的利益诉求,一边又积极搭建对话平台,防长会议办起来了,海上联演也搞起来了,就像村里修了条公路,大家能坐下来喝茶聊天了,有什么事好商量嘛。

“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虽然进展慢得跟蜗牛似的,但毕竟在往前走,这点就很不容易了,想想看,这么多国家,利益诉求不同,能坐在一起谈,本身就是个进步,这就跟一群人讨论去哪吃饭一样,讨论的过程可能很漫长,但至少大家都同意要一起吃这顿饭。

更让人欣慰的是,南海各国在一些非军事领域的合作做得不错,比如海上救援,打击海盗,保护环境这些事情上,合作还挺紧密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很有意义,就像邻居之间互相帮忙浇花、喂猫,慢慢地关系就融洽起来了。

有人可能会问,南海问题这么复杂,真能和平解决吗?说实话,挺难的,但不是没可能,想想欧洲,几百年打打杀杀,现在不也和平共处了嘛,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谁都别想着赢得太多,也别担心输得太惨。

南海各国其实都是聪明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闹翻了大家都没好处,毕竟,安全稳定的环境对每个国家都是好事,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打打杀杀只会让日子越过越穷。

结语

乌克兰悲剧揭示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处境,也为亚洲国家敲响了警钟,越南和菲律宾等国正从中吸取教训,逐渐认识到单边依赖大国只会带来安全风险,和平发展、独立自主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在南海问题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构建区域集体安全机制,正成为地区各国的共识,国际秩序变革中,小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途径不是充当大国的棋子,而是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寻求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亚太地区。

观察者网 《泽连斯基:不知道美国给的钱去了哪里,2000亿美元只收到一半都不到》

环球网 《泽连斯基称一半美援乌资金不知去向,特朗普回应:给了3500亿美元,钱去哪儿了?》

红星新闻 《乌妇女在乌军征兵人员面前引爆炸弹,2死6重伤》
1 阅读: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