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词源于孟子那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在教育过程中,以知识为载体,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并丰富学识,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在教育领域内,教师地位不容忽视,在众人心中,老师学识丰富,是智慧的代表,也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明灯,不仅如此,老师在学生和家长心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还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
当代学生深知铁饭碗的岗位优势,尤其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如若能拥有一份编制类工作,以后的人生都更有保障,就连众人担忧的延迟退休政策,对自己也没有太大影响。
与其他体制内岗位相比,教师需求量较大,上岸率比较高,而且师范类专业也被认为是就业的“常青树”,因此每年报考阶段,有不少考生选择师范类专业。
教育是国之根本,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教育要与时俱进,多年来,教育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教育政策的改革中,其中很多涉及到教师群体,比如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教师轮岗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师的工作幸福感。
尤其是教师轮岗制度,目前有多个地区已经实行,打破了老师“一校定终身”的传统,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该政策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并削弱学区房价值,不过对于在职教师而言,着实有些难以接受。
不仅如此,随着社会以及家长不断对老师提出新要求,就连学校也不断提高招聘门槛,使得教师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尤其是看到很多名校高材生加入其中,让普通师范生倍感压力。
要知道,很多G9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他们属于尖端人才,毕业后应该从事科研所,或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工作,不过其中很多人却将目光转向深圳等地的教师岗位,主要是工资待遇比较好,还是稳定的铁饭碗。
不过受外界因素影响,深圳教师遭遇集体降薪,之前的年薪三十万,直接降到不足二十万,这让不少老师难以接受,不少毕业生选择离开,留下的教师也选择加入佛系群体,这样的状况显然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
不仅如此,前不久,宁波还提出教师清退制度,对所有在职教师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将进行调岗、清退等处罚,让老师不再有安全感,继宁波之后,有多个城市也在效仿该政策。此外,还很多城市,都在尝试取消教师编制,再次对教师群体造成冲击。
目前有多个地区实行教师参聘制度,就是新招聘的老师,不再享有正规教师编制,但是工资和福利与正式老师并无差别,这样的政策,并不能吸引毕业生的眼球,毕竟当代大学生都想寻找一份编制类岗位。
厦门在新一年教师招聘期间,在招聘细则中明确表示,将实行教师参聘制度,据了解,厦门教师此次招聘,共有岗位1409个,主要面向应届生招聘,本以为大学生会正想报考,没想到第一轮却遭遇冷场,有近七成岗位无人问津,着实有些尴尬。
厦门也是个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和教育发展处于前沿,教师年薪也能达到25万左右,大学生却因为不提供编制而选择放弃。
不过招聘学校却并不这样认为,应该是招聘门槛设置的有点高,大部分学生不符合报名条件,于是在第二轮招聘期间,降低了报考门槛,不再执着于部署的师范类院校,以及双一流毕业生。可即便如此,报考情况依然不乐观,没有出现以往的扎堆报考情况。
如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不少人毕业后在家啃老,而厦门教师招聘,却有大量岗位无人报名,这种情况着实罕见,其实并不是大学生不喜欢教师岗位,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首先是无编制,此岗位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正式编制,如若编制取消,即便拿着与其他老师相同的工资,享受同等福利待遇,但自己却是合同工,未来没有保障。
其次,如今的老师实在太难,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有很多非教学工作,回家后,还要与几十名家长保持沟通。
最后,老师不知该如何管教学生,部分家长比较玻璃心,不能看到学生受一点委屈,而有些学生却比较叛逆,老师不管又不行,这个度难以把握。
综合多方面因素,让不少大学生对此岗位并没有以前那般青睐,即便失业在家,也不想加入其中。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速删)#一起创作吧#阿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