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吹吹
编辑|张吹吹
“真金不怕火炼,那假金子遇到火会发生什么呢?”
这个问题四川李女士可有话说了,她在网上花14000元买的999足金手镯,经火一烧竟开始变黑起泡!

不仅如此,陈女士在专柜花13000元买的金手镯也被发现是“金包银”,网友唏嘘不已:“现在金子都不真了,还有什么是真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花十几元就能买到“周大福”“老凤祥”等知名品牌的黄金首饰,这些假货外观上根本分辨不出来。

甚至拿着这些假金子去给“老凤祥”等专柜人员辨别,他们也看不出来,一些金铺老板也发现不了其中的猫腻!
看来“金包银”很有可能流入市场当成“足金”来卖,但消费者的权益谁来保证,花上万元最后买了个银子?
但没想到这还不是最过分的,记者深入黄金造假市场调查后,发现了更可怕的黑幕!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河南都市频道】【北京商报】【新京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镀金”才是最恐怖的3月15日记者来到了深圳最大的金子市场“水贝市场”,在这里有很多正规售卖“金包银”的店铺,但也有很多造假的店铺。
这些造假店铺上标着“xxx钢印随便打”“足金999随便打”等字样,不仅如此有些店还售卖那些知名大牌金店的包装盒。

接下来记者化身顾客询问打钢印违法吗、一套包装盒要多少钱,没想到店铺老板明目张胆的说,违法,但要求了也会打,而一套包装盒也才仅仅8元。
整套流程下来或许成本只有几十元,但售卖的时候可以打着“足金”的旗号卖到上万元,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没想到这只是黄金市场的“骗术”这一,“镀金银”相比于“金包银”更可恶!

镀金银就是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等加工方法将金覆盖层镀到银饰品,只要镀金到5克,就能逃过检测器的“火眼金睛”!
而且水贝市场的专柜人员透露,现在市场上很多“金包银”都采用了“镀金”的工艺,到买家手里的根本不是金子,而是披了金子外衣的银!

还有人建议记者去当“镀金银”的供应商,他们表示利润非常大,比如实际含金比例2.5%的手镯,可以完全按照5%去卖!
这种行为在造假市场上也被称为“偷金”,记者为了验证真实性,特地在市场上花了几千元买了一些镀金、金包银的产品,然后进行提纯。
没想到最终结果真的和标注的含金量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源头厂家从中“偷走”了至少40%!

怪不得这些业内人士说“偷金”是最赚钱的,他们透露曾有人靠着这项工艺在2个月的时间内赚了4000多万!
除此之外,记者还来到了被称为“首饰之都”的广东省梅陇镇,在这里记者又再次了解到了一个内幕。
原来网上卖的那些“999足金”的首饰,其实都是由铜制作而成,全部流程下来成本只需要19元,一场由铜变为金子的“戏法”就能完成。

这种产品更是无法无天,一点金都不含,甚至还卖到上万元,这完全就是“仿金产品”!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问检测证书应该能看出含金量吧,其实这些店家连这个都能伪造,想打印多少就有多少。
随着这些造假厂家的真面目被揭露,才发现现在黄金市场根本不安全,没想到连一些大牌的专柜也在搞一些“小动作”!

相信不少买金首饰的朋友肯定碰到过“一口价”的产品,这些产品打着工艺复杂、款式新颖、可打折等旗号,诱导消费者去购买,实则一克比黄金克价高出三四百元!
熊女士就是一口价金首饰的受害者之一,今年2月份她在中国黄金买了一口价的金戒指,花了1460元。

当时买的时候导购告诉她戒指克重2.16克,但实际检测后根本没有这么多,换算下来一克都要上千元!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成了“冤大头”,她立马找到中国黄金的导购讨要说法,没想到对方说2.16克是带着标牌一起称的。
网友不禁吐槽:“难道标牌也是金子做的,这些导购可真是厚脸皮的!”

还有更离谱的操作,导购在卖这些一口价黄金首饰时,会把标牌剪掉看不到任何信息,质保单上也没有写克重,消费者完全就是稀里糊涂花高价买次品。
张女士也有过相同的经历,她是3月份在周六福买了3款“一口价”产品,这家店的导购和中国黄金导购的操作一模一样。

她将自己购买的产品回到家称重之后才发现,其中一条2053元的手链才含1.4克黄金,一克售价已经将近1500元了。
这些店铺的老板声称,一口价产品的定价都要高一点,因为经过了5D或3D的复杂工艺,不仅增加了硬度,而且还变得更轻。

不过实际来看,这些5D的金首饰和那些按克计重的产品外观上根本没有任何区别,但定价却高出了好几倍。
并且随着金价提高,这些一口价产品的售价也随之上涨,定价一般在当日金价的两倍左右,不得不说利润率是真的高,但投诉率也是真的高。

早在之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已经对这个行为进行过强调,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消费者克重,不得隐瞒,但这些店家还是充耳不闻。
大家在买黄金的时候还是要留个心眼,尽量提前问好克重,可没想到买黄金就已经困难重重了,黄金回收的陷阱更多!

相信大家在街上、网上总会看到高价黄金回收的广告,上千元买进来的黄金首饰很可能卖到上万元,于是很多人都非常心动。
这不天津的李女士在今年2月份就预约了黄金回收,她本想着趁现在黄金价位水涨船高,把自己闲置的金首饰卖了换钱,还得从中捞一笔。
但现实却狠狠给她上了一课,当天对方承诺以725一克的高价回收,比当天高了一百块,李女士听完之后非常开心。

她就赶忙把自己的首饰拿出来卖,可在交易过程中对方一直说她的金首饰不纯、有杂质,语速非常快,导致她脑子还没转过来弯,交易就结束了。
后来察觉不对的她算了一下,没想到实际回收价格才500多元一克,最终4.16克的黄金饰品只卖了2100元!
这时候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而这种常见的欺骗方式在业内俗称“到手刀”,先以高价引诱顾客,然后在交易过程中以各种理由压低金价。

除此之外,黄金回收还有一个常见套路,那就是“鬼秤”,本以为这种现象只在卖菜、卖肉等消费行为中出现。
广东的黄女士就有过这样一次经历,3月份她准备高价卖一条克重2.3克的18K金项链,对方竟给出了每克508元的高价。
黄女士听到这个价格后也觉得自己赚到了,但经过火烧之后原本2.3克的金项链却变成了1.19克,对方声称是烧掉了杂质。

烧掉杂质就算了,接下来对方又以价格的75%进行回收,这一下可比之前的价格低了不少。
但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讲,无论是黄金还是18K金,过火烧后克重不会有明显变化,即便是佩戴十多年,皮肤产生的油泥也不会对克重影响过多。”
这就是黄金回收常见的几种陷阱,不得不说这些黑心商家总会想出各种花样欺骗消费者,所以广大网友呼吁一定要提高惩罚力度!

最近315真是揪出了很多商业乱象,看来黄金市场的水也很深,大家在购买金子时一定要去正规商店购买,不要贪图小便宜。
也希望这些商家不要再做欺骗消费者的事儿了,诚信才是第一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河南都市频道】【北京商报】【新京报】



为什么没人管,这都坑了多少钱
现在还真没有诚信的人和商家。
造假的代价太低了
不是假一赔十吗?
中国银行的中国黄金都能生锈,还有什么不能的,大惊小怪!
别贪便宜,造假售卖对象就是贪便宜的人
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年代!!!!!
自从出现了金包银,黄金首饰[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黄金物理角度来说,有什么价值?
不敢消费坑太多
有没有可能买回来,卖给回收的。不是说个别商家也分不清吗,这会不会是条致富路
你说谁放纵的,就象电瓶车
网上买贵重商品尤其是黄金珠宝的智商堪忧。
你骗我来我骗你,幸福生活甜蜜蜜[得瑟]
买黄金我只相信香港的店铺
宁波万达银泰中国黄金专柜销售是各种套路骗,曾买了一口价婚庆9件套,价格比每克当日黄金价高倍以上接受,但想不到算价格时把标签全拆下算了大半天,明明标好价不用算那么久,目的为骗调包,拿来家发现那九件套与说明书的九件不同,有的重复。
都是资本炒作起来的虚荣产品[无奈吐舌][笑着哭]
中国人不坑中国人。[呲牙笑]
金包银密度都不一样怎么可能
买黄金你应该买多少钱一克的 如果是直接标价的 绝对不是足金
这个归谁管?????????
买到假的,找谁能退?
去大商场专柜应该不会有假吧?
18K金,也能挡黄金卖吗?
哈哈,你们买到假黄金了吧! 国家应该出手,罚到他们破产
银行带的头,以前有报道有人在银行买的金条拿回去放着竟然生锈了。
现在监管漏洞百出,哪还有品牌,良知企业
谁叫你买呀!没有人拿刀架你脖子上吧!
统统枪毙
死啰!
这个事情早几年就暴露出来了,但还有傻逼去买,有什么办法。
难道就没有部门管吗?
TM老子刚买
我们这里闹市路口金店很多,大一点超市里也有很多金柜,这玩意有那么大市场吗?
黄金首饰手工费就很贵,卖出去还被坑,所以,投资黄金首饰的赚钱吗?
十几元的金自己没点数吗
大福还是老老实实卖包子去吧
孟加拉金表面看起来跟真黄金没啥区别,也可以折弯,烧也不会黑,几十块一克
老凤祥经常被曝光
哪有什么3D5D的,这都能编出来。
早就在卖假金了
不买不上当
最他妈恶心的是周六福!名字都是造人周大福的假!
地球是个生命体,黄金是地球拉的屎,人类当它是个宝!!
这现代都不如古代
只有那妖怪些才去买来显虚荣贵……!
金包银算良心了,要是金包生铁会更绝对吃亏。
每次出现这情况,都是在给胖东来做广告
喜欢在菜百买黄金,每年都有以旧换新的活动,已克换克,免费的,不喜欢或者旧了就换新的,今年换了镯子和项链,看到上次金子还是三百多的价格,今年八百多了[呲牙笑]
街上的金店多过米店,店铺租金也贵,服务员又多。一天也做不了几单生产。钱从何来。
穷光蛋买金贴脸[呲牙笑]活该你被骗[得瑟]。。房子车子孩子都没有你也买金[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