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关税就能逃过一劫?美国债被大量抛售,企业更加坚定选择中国

真知来一见 2025-04-11 10:33:03

‌4月9日,各个国家的目光,聚焦在美国国债市场。这个被美国宣传为“全球最安全资产”的投资工具,正经历一场“史诗级”崩盘。

三天内,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狂飙‌60个基点‌,一度突破‌5%‌大关,这意味着海量的美国国债在短时间内被抛售了出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美元霸权恐怕会提前崩塌。

这场崩盘的导火索,正是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核弹。当各个国家和全球企业,出于反制目的或恐慌情绪,抛售美国国债时,美国财政部迎来噩梦。

路透社直言:“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将是1981年以来最惨烈的抛售潮。”尽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执意粉饰太平,称这是一个“暂时性的去杠杆过程”,但美国国内的情绪已经相当紧张。

CNN强调,以贝森特资深的投资履历来看,他不会读不懂市场的信号。根据测算,若美债持续被抛售,美国融资成本将暴涨‌200%以上,企业资本也会加速外逃。

在最坏的情况下,美国国债将会崩盘,而特朗普也将大概率会成为“首位因债务违约被弹劾的美国总统”。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朗普急忙踩下关税刹车。

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75个国家和地区暂停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仅保留10%的基准税率。这一戏剧性反转,距离白宫4月7日对“暂缓征收关税”的辟谣,仅隔48小时,被美媒讽刺为“从解放日到投降日”的荒诞戏码。

更令特朗普政府感到沮丧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反而意外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纽约时报》调查显示,尽管美国对华关税加码至125%,但多数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选择留在中国,甚至放弃向越南、印度转移产能的计划,这其中有着至少三方面原因。

首先,中国市场的稳定性,甚至可以压倒成本优势。举例来讲,美国一家竹纤维企业创始人直言,即便成本上升,企业仍优先选择“确定性”。在美国建造同类工厂需海量成本,且需等待数年才能实现原料自给。更何况,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其次,美国本土制造能力短板,让大量企业望而却步。美国劳动力短缺、基建滞后等问题,导致回迁企业难以匹敌在中国的效率;

最后,特朗普的朝令夕改,让美国信誉崩塌。所有人都担心,特朗普日后会再次变卦,让他们在美国的投资血本无归。因此,大量企业选择坚定留在中国,特朗普这一举动,“无意间维护了中国供应链地位”。

特朗普的关税闹剧,揭示了一个现实,单边霸凌政策在当今世界已经难以为继。在美债危机、制造业回流不顺、盟友反制的三重压力下,特朗普不得不暂缓关税攻势。他挑起的贸易战,一开始就注定会走向失败。

0 阅读:848
评论列表
  • 2025-04-11 13:42

    确实是一篇好文章[点赞][点赞][点赞]

真知来一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