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卡特教练》真正的恐惧,来源于前途无量

闲娱快播 2020-04-06 16:13:30

恐惧,有时候可能只是源于一盏路灯突然的失明;也可能是一场雨后,没有遮蔽的孤独感。

而这样的恐惧大抵只是我们还无法习惯一个人独处,学会与生活和平共处的一种误认,但是这样的一种恐惧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渐渐消弭。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样的恐惧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支小插曲而已,而有一种恐惧却是来自于内心更深处,它深入骨髓,即便在清醒的白昼里,依然会不自觉地感到颤栗,这种恐惧就是:

前途无量。

关于未来无限可能的表达,“凌晨四点半的洛杉矶”这样的话语已经无法进行过多的阐述,或者说,这样的未来已然无法复制。

生活所给人的不仅是让你看到成功后的喜悦,更是在你努力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将某一阶段的迷惘,对未来的恐惧恣意嘲讽,不谙世事的少年,也一直都是生活关照的重点对象。

在《卡特教练》这部电影中,每一个富有活力的青春少年都面对着各自成长中,生活所带来的恐惧,或者爱情,或者学业,或者家庭,或者……这个年龄里独有的叛逆。

《卡特教练》的伟大,就在于它没有正面告诉你,未来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而是从每一个少年的成长中,将每一个人所遭遇的人生选择,将那段不谙世事所历经的青春迷惘,淋漓尽致地进行了披露。

良知下的负重前行

卡特是一名原本衣食无忧的篮球教练,然而因为内心始终有一种固执的坚持,他毅然选择了回去他曾经的母校——里士满高中,执教刚刚从与加州的“常胜冠军”——弗朗西斯球队的对抗中铩羽归来的里士满高中篮球队。

与以往的篮球教练不同,卡特一反常规,遵循自己的执教理念,从执教开始,就与篮球队员们签订了一份纸质版的合同,在合同里清晰可见的是,卡特不仅要求他们要服从教练的所有安排,更是在他们吃苦的文化课上,要求他们必须达到2.3的分值,才允许他们在自己的执教中,参与训练和各项篮球赛事。

尽管一开始很多人都表示了不满,尤其是克鲁兹(瑞克·冈萨雷斯饰)更是在一气之下,愤然离开了球队,而其他队员则在一通抱怨之后,选择了与卡特达成“和解”,纷纷签署了这份合约。

对于里士满高中而言,卡特一直都是传说一般的存在,他曾经所创下的各项篮球纪录,迄今为止,依然高标在篮球场的光荣榜上,无人超越。

而对于卡特而言,他所历经的所有,都在跟他表明,篮球对于这个加州最底层的学生而言,不仅是一项简单的运动,也不仅是校园时光最美好的念想,而是承载着每一个前途无量的灿烂青春。

他所希望的,不仅仅是篮球可以带给他们快乐,更是希望能够借此让这些年轻的充满希望的孩子,能够无惧本就充满希望的未来,因而在执教过程中,卡特对于这群具有良好篮球天赋的孩子,训练可谓极尽苛刻。

所幸的是,在卡特极尽严苛的训练下,里士满高中篮球队从新赛季开始,接连斩获佳绩。而当初愤然离开的克鲁兹,在目睹了自己触目惊心的生活和昔日队友的满面荣光后,在强烈的现实反差中,也终于低下了自己曾经不可一世且恃才矜己的态度,在昔日队友的助攻下,克鲁兹终于得以重返归球队。

与此同时,作为卡特的儿子斯通(罗伯特·理查德饰)在听闻自己的父亲卡特去了里士满高中执教之后,立马与父亲进行了一番交涉,要求从原初最好的高中转学到贫穷落后的里士满高中就读,而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比同期的其他篮球队员在学业成绩上要高出到3.7的分值。

对于儿子的选择,卡特用行动予以了支持,当斯通第一天参加篮球训练,就因为办理入学手续而迟到后,卡特并未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而进行了区别对待,而是选择了一视同仁。

在卡特的执教下,里士满高中篮球队接连取得了16连胜的不败战绩,然而辉煌的战绩背后,年轻气盛的年轻队员们开始了恃才傲物,不仅在赛场赢球后羞辱对手,私生活更是混乱不堪,无视卡特一直三申五令的禁行令止。

在一次私自参加派对的外出中,卡特将所有不听指挥的一众队员,全数带了回去进行了批评教育,然而对于刚刚取得辉煌战绩的篮球少年们而言,卡特的苦口婆心无异于一场对牛弹琴罢了。

最让卡特失望的不只是队员们太过于自我的恃才傲物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一种对自我的真实认知,缺少一种社会契约精神的自我担当,在曾经签订的合同里,每一个队员都签署了学业成绩在2.3分值以上的“军令状”,然而现实告诉卡特的是:

在16连胜的光荣战绩背后,所彰显的却是他们对自我道德的违背。

于是卡特关闭了篮球馆,停掉了所有篮球赛事,卡特的疯狂举动由此遭到了学校、家长、社会以及所有篮球队员的抵制与强烈抗议,学校和家长认为,篮球运动可能是这些孩子一生之中最幸福的时光,而卡特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扼杀这些孩子的未来。

而卡特则表示,高中篮球赛事如果只是这些孩子一生之中最高光的时光,无疑就是一场莫大的讽刺,对于卡特而言,他所着眼的不是高中这一阶段的时光,他所关心的是这些孩子具有前途无量的未来。

然而学校和家长的不理解以及社会的无情谩骂,使卡特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身心疲惫,而曾经为了重归球队的克鲁兹则再一次负气离去,跟着自己的堂兄重操旧业,在灰暗的生活边缘挥霍着自己原本具有无限可能的青春。

生活的触目惊心,是成长的催化剂

正如我们所常说的“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一般:

在没有真正看过世界的繁华,就自顾画地为牢,将自己所能够触及的眼前生活,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波澜,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在触目惊心的残酷现实下,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在一次外出经营中,克鲁兹亲眼目睹了堂兄的遇害,直到此刻,他才真正看到了底层的不尽人意。他所以为的美好与光鲜,都不过是年少不谙世事的臆想而已,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篮球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出路。

于是带着无尽的悔恨,克鲁兹再一次来到卡特家门前,跪求他的原谅,祈求能够再度回归球队,卡特在听闻他的遭遇后,欣然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然而摆在卡特面前的依旧还有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纷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听证会议。

尽管卡特在会议上表达了自己对孩子们未来的看法,然而对于那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而言,一切都置若罔闻,卡特只得带着失望离开。

就在他准备去篮球馆收拾自己的物件时,他看到,他所执教的所有队员都不约而同地端坐在篮球馆里,每一个人都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曾经在合约上的诺言,正如克鲁兹所说:

我所恐惧的,一直都是我们前途无量。

从这一刻开始,他们都已经不再恐惧,因为卡特的出现,给予了他们浴火重生的洗礼。

影片的最后,卡特所执教的里士满高中篮球队,依然无法改变历史,依旧败给了去年的对手。

然而与一年前相比,输球后的里士满少年们,已经不再互相指责,而是学会了坦然面对,坦然接受着努力之后的光荣与失败,但是对于卡特而言,这些孩子已然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生活不尽然都会报以你温暖,但是你所经历的所有,都有其必然存在的不同,如同卡特所说:

我本来想教育一群球员,却得到了一群学生;

我本来想要教导一群男孩,却教育出了一群有担当的男人。

球场上的短暂失意,却换得了球队里所有人的成长,最终里士满高中球队中有六人顺利考上了大学,而卡特的儿子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西点军校,更是打破了卡特高中时代创造的篮球纪录,成为了里士满高中新任的传奇。

卡特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如同园丁一般,不断地为他们修枝剪叶,把那些外在的张扬,把少年的年轻气盛和乖张,一步步修正到了文质彬彬的模样,让他们各自在与生活的对抗中,学会了成长,学会了自我担当。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尤其是花季的少年而言,每一个人的青春都经历着或多或少的迷惘,都在各自的成长中,与生活进行过顽强的抵抗。

有的或许还在苦苦挣扎,结果依旧遍体鳞伤;而有的人,则在与生活的对抗中学会了和解,学会了原谅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学会了在不友善的环境里,如同岩石缝中的嫩草一般,不断积蓄着自己的力量,期待着某一天能够冲出重围,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卡特如此,克鲁兹如此;

青春如此,成长更是如此。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