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不能随便吹了

科技美学数码爱好者 2025-04-18 10:13:00
最近一段时间,多起涉及智能驾驶功能的交通事故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社会对智驾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对此,2025年4月16日,工信部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针对智能驾驶(智驾)领域的宣传、OTA、功能使用和技术部署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

会议特别强调,汽车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要知道在近两年来,车企们好像一起陷入了一个“怪圈”,宣传智能驾驶时,各种新技术名词层出不穷,有些车企甚至将未完全成熟的测试功能推向市场。长此以往,智能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分界线变的越来越模糊。

这就给一些用户造成一种“车辆自己就能开”的错觉,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危害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来自AI,下同)

此次公告一经发出,相当于给车企敲响了警钟,也叫醒了那些完全信赖技术的司机。

根据会议内容,这次工信部明确要求车企在宣传中不得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智能驾驶”、“高阶智驾”等容易引发误解的名词,必须以“智驾等级+辅助驾驶”进行描述,例如“L2级辅助驾驶”。

此外,车企在宣传时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名词,强调驾驶员必须全程参与控制。

除了宣传方面要进行改进,工信部此次还要求车企从技术层面禁止驾驶员在使用智驾功能时脱离控制,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保驾驶员状态正常。同时,禁止在智驾功能使用过程中进行座椅调节、平躺等危险行为。

而对于L2级辅助驾驶功能,不得使用“接管”、“脱手”、“脱眼”等描述,以此强调驾驶员的全程监控责任。

接下来,工信部也会重点审查频繁OTA的企业,要求企业降低OTA的频次,单次OTA必须验证充分再上车。至于有紧急OTA的情况,车企要走召回和停产流程。此外,禁止以“公测”名义向用户推送未经过充分验证的功能。

可以预见的是,车企未来会对OTA会更加谨慎,如果涉及到智驾,大概率会往后拖一阵子。

恰逢2025年上海车展来临之际,许多车企开始紧急调整宣传策略,连夜修改宣传物料,以符合新的监管要求。

其中一些原本计划在车展上展示的智驾功能和宣传文案,都需要重新调整,甚至部分功能被暂时搁置。

随着监管层面重拳出击,那些凭借“智驾”为标签的车企未来将从“炫技”转向更本质的方向——安全。

借用广汽此前发布会上的一句话,“离开安全谈智驾,就是本末倒置”。

当“智驾”光环褪去,驾驶安全成为车企和消费者优先考虑的要素,一切都还来得及。

0 阅读:16

科技美学数码爱好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