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转载《大公报》文章《莫天真 勿糊涂》,剑指李嘉诚家族拟将旗下43个港口以千亿港元卖给美国资本。消息一出,#李嘉诚卖港口该不该骂#瞬间冲上热搜,评论区秒变“战场”——有人痛批“富豪眼里只有钱”,有人反问“生意人赚钱有错?”,更有人怒怼:“国家港口卖给美国,是想卡自己脖子吗?”

二、民众怒火:首富的生意,为何刺痛普通人神经?
1. “改革开放的红利你吃了,现在想拆台?”
——“当年政策扶持香港富豪,现在李嘉诚却要把国家战略资产卖给美国,这和‘吃饭砸锅’有什么区别?”(@爱国小青年)
——“港口是物流命脉,美国要是控制了,哪天制裁我们怎么办?看看华为的教训!”(@海运从业者老王)
2. “李嘉诚的资本游戏,普通人买单?”
——“他低价拿地、高价卖楼,现在连港口都要套现,最后港口涨价成本还不是老百姓扛?”(@打工人小李)
——“富豪转移资产容易,但港口员工失业、地方经济受影响,谁管?”(@港口职工家属)
3. “别双标!美国禁TikTok,我们为何不能禁外资买港口?”
——“美国能用‘国家安全’打压中企,我们凭什么不能保护自己的港口?支持国家出手!”(@反美先锋)
——“如果这次放行,以后水电、铁路是不是也能随便卖?”(@忧国忧民张大爷)
三、另一派声音:市场自由派为何力挺李嘉诚?
1. “骂人前先看法律!合法交易凭什么拦?”
——“只要符合外资审查法,政府该批就批。动不动扣‘卖国’帽子,和西方污蔑华为有啥区别?”(@理性经济人)
——“李嘉诚是商人,不是政治家。要求他‘用爱发电’才是道德绑架!”(@自由市场信徒)
2. “警惕民粹绑架经济!”
——“如果每次外资收购都喊打喊杀,谁还敢来中国投资?最终损害的是就业和税收。”(@财经博主Vista)
——“港口运营权≠主权,新加坡国企也掌控全球港口,难道都是威胁?”(@国际物流从业者)
3. “阴谋论可以歇歇了”
——“美国资本买港口是为了赚钱,不是搞间谍!真当CIA会亲自管码头卸货?”(@吃瓜群众甲)
——“李嘉诚卖欧洲资产时没人骂,卖给美国就炸锅?本质是‘逢美必反’情绪作祟。”(@键盘政治家)

四、争议背后:民众究竟在焦虑什么?
1. 阶级对立的情绪投射
——“普通人一辈子买不起房,富豪却轻松套现千亿,凭什么?”(@房贷压垮90后)
——“贫富差距越大,民众越容易把商业行为解读为‘资本家跑路’。”(社会学者评论)
2. 中美博弈下的“安全敏感症”
——“美国在芯片、5G上卡我们脖子,港口不能再输!”(@科技爱国者)
——“民众不是反对外资,而是反对美国资本——这种情绪是国际环境的产物。”(国际关系博主分析)
3. 对“规则公平性”的质疑
——“若国企收购外国港口会被西方阻挠,我们为何要对等开放?”(@公平斗士)
——“外资审查标准是否透明?会不会有人‘暗箱操作’放行?”(@法律爱好者)

五、热评区精选:一场全民“价值观大乱斗”
- 最高赞支持派:
“李嘉诚的钱是自己赚的,合法交易就该尊重!爱国不是逼人做慈善。”(点赞3.2万)
- 最犀利反对派:
“今天卖港口,明天卖国土?某些人跪久了站不起来!”(点赞2.8万)
- 最扎心调侃:
“李嘉诚:我只是个商人,莫挨老子;网友:不,你是‘爱国标杆’!”(点赞1.5万)
这场骂战,争的不仅是港口
民众的愤怒与辩护,本质是全球化背景下“资本自由”与“国家安全”的激烈碰撞,更是普通人对公平、尊严与未来安全感的集体焦虑。当首富的商业决策成为全民议题,或许正提醒我们:在巨富与大众之间,需要一座更坚实的信任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