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魔音!广州业主遭‘震楼黑科技’缠斗三年:楼上楼下全被逼疯!

热闻资讯 2025-04-23 09:13:19

深夜的广州黄埔区某小区,9楼住户支先生又一次被楼下传来的“嗡嗡”声惊醒。这种规律性低频震动像一根针扎进太阳穴,全家人辗转难眠。谁也没想到,这场折磨竟源自两年前一场邻里纠纷——7楼和8楼住户因噪音积怨,搬走的7楼业主疑似远程操控“震楼器”报复,无辜的楼上楼下全被拖进漩涡。

支先生回忆,三年前7楼住户因不满楼上脚步声,多次与8楼爆发争吵,后来直接搬离小区。可人走了,麻烦却留下了:每到深夜,地板传来穿透性震动声,持续半小时又突然消失。支先生爬遍楼道排查空调外机、电梯井,最终锁定空置的7楼。物业上门查看时,紧闭的房门后隐约传出机械运转声,但无人有权破门取证。

更蹊跷的是,这种“神秘武器”竟能远程操控。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发现,所谓“震楼器”实为改装震动马达,支持手机远程开关机,商家还“贴心”标注:“可根据需求调节震动频率”。去年11月民警找到7楼业主公司交涉后,噪音曾消停数月,但今年3月再度死灰复燃。如今8楼住户只剩业主独守空房,妻子带着孩子躲回娘家,支先生夫妇也开始找房准备逃离。

居委会最新检测显示,8楼室内噪音刚超40分贝(相当于翻书声),支先生家则徘徊在35分贝左右。看似未达扰民标准,但专家指出:“低频噪音穿透力极强,长期接触会导致失眠、焦虑。”更棘手的是法律空白——现行法规未明确“震楼器”性质,即便锁定声源,对方一句“我在家健身”就能搪塞过去。

网友为此炸开锅。有人痛斥“用科技报复邻居太缺德”,也有人无奈表示“法律管不着,物业没权限,受害者只能认栽”。三年来支先生报警12次、投诉26回,得到的答复始终是“建议走司法程序”。可起诉需要证据,而取证就得进7楼的门,这个死循环让所有人束手无策。

如今深夜里,支先生盯着天花板苦笑:“原来真有人能隔空斗法。”这场现代版“以牙还牙”没有赢家——8楼家庭破碎,7楼背负骂名,9楼无辜遭殃。当震楼器成为报复工具,我们是否该反思:比邻里噪音更可怕的,是那份宁可同归于尽也不肯沟通的戾气?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 2025-04-23 16:43

    干了他,他不让你活,你也别让他活。

    热闻资讯 回复:
    两败俱伤
  • 2025-04-24 13:35

    不能怪7楼业主

    热闻资讯 回复:
    都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