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爸妈的,心里头总盼着自家孩子能健健康康,将来出人头地。就连毛主席这样的大人物,心里头也是这么想的。可跟一般家庭比起来,毛主席有自己的想法,他清楚得很,不愿意让孩子们靠着自己的名头去走捷径。他老跟孩子们说,得把架子放下来,得接地气,像个普通人一样。
【“手心手背都是肉”】
毛主席这辈子,一共有10个孩子,但为了革命,其中7个都不幸牺牲了。身为老爸,他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真是没法说。所以,他就把对孩子们满满的爱,都放到了剩下的娃身上,特别是他那俩宝贝闺女,李敏和李讷,更是被宠得不行。
李讷是李敏的妹妹,李敏比她大了整整4岁。不过,在李敏13岁之前,她压根不知道家里还有个这么小的妹妹。
1935年那会儿,毛主席带着中央红军一路走到了陕甘根据地的核心地带——瓦窑堡,他们还在那儿安了家,和贺子珍一起。贺子珍啊,长征路上为了掩护伤员,不小心被炸弹给炸伤了,得赶紧找地儿养伤。转眼就到了1936年夏天,贺子珍的伤势好多了,整个人也慢慢开心起来了。
在陕西那会儿,毛主席和贺子珍好歹过了几天清净日子,家里还添了个新成员,小丫头叫李敏。李敏出世的时候,中共中央已经挪窝到了保安县。保安县啊,就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城里人加起来都不到四百,房子也稀稀拉拉的。再加上那边黄土高原的特殊天气,找来找去,组织就给他们腾了个四处透风的屋子,让贺子珍在里面生孩子。
李敏呱呱坠地,哭声特别响亮。看她长得小巧玲珑,毛主席满心疼爱,就亲自把她抱在怀里,给她起了个昵称“娇娇”。
李敏恰巧在一个国家内外交困的时候来到了这个世界。她老爸每天忙得团团转,全是为了国家的事儿。而她老妈呢,性格要强,不甘心只当个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所以,满月没多久,小李敏就被送到了奶妈那儿照顾。之后,她又在一家农户和延安的洛杉矶保育院里住过一段日子。
1941年的时候,才4岁出头的李敏,在毛主席的精心安排下,踏上了前往苏联的旅程,去和贺子珍妈妈一起生活。到了那边,她总算是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还有两位亲哥哥。
跟李敏小时候没人依靠比起来,李讷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可滋润多了。她从小几乎就没离开过爸妈,享受着李敏没得到过的爸爸妈妈的疼爱。
1940年那会儿,毛主席已经47岁了,他家里添了个宝贝闺女,他给闺女起了个名字叫李讷。那时候,毛主席工作挺忙的,压力也大,就特别想要一个能跟他亲近、还能逗他开心的孩子,李讷来了以后,正好给他的生活添了不少欢乐。有了李讷以后,毛主席就没像之前送李敏那样,再把李讷送到保育院或者托儿所去,而是留在了自己身边。
在特别难熬的奋斗日子里,毛主席慢慢习惯了白天养神、晚上干活。但要是碰到十万火急的事儿,他常常会连着好几天不合眼。看到毛主席这么拼命,身边的工作人员心里头很不是滋味,他们鼓起勇气,老想劝毛主席去歇歇。可大多数时候,这些劝说都没能让毛主席改变主意。
不过,打从李讷能满地溜达起,工作人员就好像琢磨出了一个让毛主席歇歇的妙招。要是瞧见毛主席连着几天都没咋合眼,他们就会悄悄地把小李讷领到他的办公室去。一瞅见那招人疼的女儿,毛主席准会忍不住跟女儿玩闹,或者干脆领着女儿出门溜达溜达。
李讷小时候过得特别开心,她有个超疼她的老爸,还有个细心照顾她的老妈。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李讷性格特别阳光,整天乐呵呵的,还学了不少儿歌和古诗。而且啊,在老妈江青的教导下,她还学会了好多段经典的京剧,像毛主席特别爱听的《打渔杀家》,还有《甘露寺》里孙尚香唱的那段,以及《白蛇传》中白素贞的唱段,她都能唱得有模有样。
李讷的小脸蛋红得像苹果,被抹了点胭脂,显得格外俏皮逗人。每当她站在大人堆里,一本正经地模仿起京剧唱腔,总能赢得大家的掌声和鼓励,特别是毛主席,看到闺女这副模样,心里头乐开了花,嘴都笑歪了。
1947年那会儿,延安的情况突然就变得非常吃紧了。蒋介石派了20万大军来打延安,但毛主席很聪明,他很快就决定带着大家撤出延安,引敌人进来,给蒋介石留下个空壳子。就算局势再危险,毛主席也从没想过要把李讷送走,他一直把李讷留在身边。
小李讷呢,好像已经对天上飞机轰隆隆的响声,还有炮弹爆炸的声音见怪不怪了。她不哭也不闹,安安静静地趴在老爸背上,或者就躺在马鞍的铁架子上睡觉,就等着能安全地离开这儿。
没过多久,毛主席做出了留在陕北的决定,打算用灵活的游击战术跟敌人斗智斗勇。战争局势相当紧张,无奈之下,毛主席只能忍痛把李讷送到了黄河东边的山西兴县。那是李讷头一回离开老爹,跟她一块儿被送走的,还有那个一直照顾她的保姆李若。
在毛主席给儿子毛岸英写的信里头,他还特地问了问女儿李讷的情况:“你有没有给李讷写信啊?她现在离我们挺近的,老给我们寄她画的画,身体也挺棒。”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毛主席对李讷的挂念那是一点都藏不住。
大半年时间一晃而过,毛主席和李讷终于在黄河岸边的南河底村重逢了。
北平城一解放,毛主席就带上李讷,临时住进了北平的香山。另一边,贺子珍和李敏在蔡畅他们一帮同志的协助下,也顺利回到了哈尔滨。
1949年那会儿,李敏被小姨贺怡领到了香山,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头一回瞧见那么有气派的爸爸,平时挺稳重的李敏突然间不知道咋开口了。贺怡轻轻碰了碰她,说:“娇娇,快叫爸爸。”这时候,李敏才鼓起勇气,用俄文对毛主席喊了一声爸爸,原因是她那时候还不会讲中文呢。
当毛主席听到那声温柔的“爸爸”,心里头一下子就暖洋洋的。他赶忙蹲下身子,乐呵呵地应了一声,随后就把李敏紧紧搂在怀里,轻声细语地说:“我的小宝贝,我的乖女儿。”但遗憾的是,李敏这次回家没见到妹妹,因为江青之前带着李讷去苏联看病了。
李敏和老爸单独相处的快乐日子只有短短四个月,然后江青就带着李讷回到了香山。那是李敏头一回见到江青,也是头一回瞅见李讷。李敏心里正琢磨着怎么跟江青打交道呢,没想到江青一见面就热情地搂住她,还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毛主席把李敏和李讷叫到跟前,认真地对她们说:“娇娃在苏联经历了不少艰难,李讷啊,你得跟姐姐好好相处。还有娇娃,李讷是你的亲妹妹,你也要多照顾她。”两个小丫头听话地点了点头。毛主席随后把她们俩的手都握在自己手里,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是我心头上的宝贝,都是好孩子,得互相友爱,和睦相处。”
【“她们不如你们有出息”】
毛主席作为爸爸,也有他严肃的一面。李敏记得,爸爸对他们管教得很紧,不光学习上得下功夫,其他事儿上也是要求极高,一点不含糊。
冬天里的一天,家里几个小家伙作业都搞定了,毛主席就提议带他们去南海冰场溜冰。孩子们平时忙,这次能出去玩,都兴奋得不行,像一群小鸟似的往外冲,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拿着溜冰的家伙就出发了。
到了溜冰场,李敏和李讷瞧见好几位大人在冰面上滑得那叫一个溜,心里头也痒痒的,在毛主席的下,俩人迫不及待地就往冰场上奔。可一到冰上,李敏才发现,这滑冰可不是看着那么回事儿。虽说看上去啥都备齐了,但李敏的脚就像被冰给吸住了一样,使足了劲儿也挪不开步。
一迈腿,整个人就不听使唤地往后一仰,啪叽一下摔了个四脚朝天。李敏疼得直咧嘴,揉了揉摔疼的地方,好不容易挣扎着站了起来。一扭头,瞧见妹妹李讷也摔了个大马趴,正费劲地往起爬呢。李敏晃了晃神,一点点往前蹭,可脚下就跟踩了西瓜皮似的,滑得站不住脚,眨眼的功夫,又咕咚一下摔地上了。
摔了好几次后,李敏觉得浑身疼得要命,同时在一旁练习的李讷也是疼得直咧嘴。姐妹俩瞅见对方那“狼狈”的样子,都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站在岸边瞧着的毛主席也是乐得哈哈大笑。
瞧着孩子们练习得有点上道了,毛主席大声说:“行了,咱回去吧!”走在回家的路上,毛主席问俩闺女:“感觉咋样,有啥想法没?”俩闺女都说滑冰太难了,摔得可疼了。毛主席一听就乐了:“难才是正常的嘛,得迎难而上。觉得疼了,进步才快呢,下次你们滑冰时,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摔这么多次了。”
李敏原本琢磨着,她们摔成那副德行,老爸看到后肯定会叫停练习,可万万没想到,老爸却让她们加油继续。等年岁渐长,李敏才慢慢悟出,老爸那时候并不是真的要求她们练得多出色,主要是想锤炼她们的坚韧和决心,教她们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碰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
还有件事情,李敏记得很清楚。自从她到了北京,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和贺子珍妈妈联系。有时候心里挺想妈妈的,就琢磨着去上海瞧瞧她。跟老爸说了这个想法,老爸也答应了。可这时候,李敏又犯愁了,到底谁跟自己一块去呢?
可当她向爸爸,也就是毛主席提问时,他回答说:“你长大了,不用人陪,自个儿去吧。”这话一出,李敏心里顿时像被浇了盆冷水,觉得爸爸是不是不喜欢她了。尽管心里不情愿,李敏还是一个人踏上了火车。后来,她才慢慢懂得,爸爸其实是想让她学会独立,锻炼自己的能力。
李讷在毛主席身边待的时间最久,因此她也从毛主席那里学到了最多的东西。
1953年的时候,李讷进了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上学,她每周才回家一趟,这样就开始了自己管自己的生活。毛主席虽然每天忙得团团转,但到了李讷回家的那天,他总会专门腾出一天,来考考李讷政治、文学、历史、地理这些学问,还会给女儿讲讲怎么和人打交道,做人的道理。
大学五年时间里,李讷一直住在学校里,跟普通学生没啥两样,都是好几个人挤在一个宿舍里。因为家离得远,每到周末回家,她得换乘两趟公交车。有人提议说,让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接送李讷,但毛主席直接就给拒绝了。李讷这孩子特别懂事,也很有自律性,每次都是自己乖乖地坐公交回家。
在日常里,毛主席管女儿管得特别紧。听说李讷去了北京医院瞧病,他就跟医生说:“北京医院是给咱们这类人瞧病的,我女儿要是去了,那不就是搞特权嘛?就连吃饭这事儿,我都让她跟你们大食堂的人一块儿吃。”
有一次,毛主席冷不丁地问李银桥:“你觉得,李敏和李讷,哪个更好些?”李银桥想都没想就答道:“俩孩子都好得很,对我们都很敬重,一点没有高官子女的架子。她们对自己要求可严了,还特别有上进心。”
李银桥亲眼瞅着俩闺女一点点长大,对她们的事儿门儿清。他觉得这俩孩子真的挺出挑,打心底里觉得,像李敏、李讷这么出色的娃,他还真没见过几个。
但毛主席听到李银桥的评价后,直摇头说道:“我觉得她们可没你们这么有出息,也没你们前景好。她们吃的苦头可比你们少多了,真正能吃苦的人,将来才会有大出息。”李银桥一听,下意识地就想为那两个孩子说句公道话:“她们吃的苦,可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多了去了!”
毛主席依旧摇了摇头,说因为她们是自己的孩子,大家对她们的要求就会更高,去大食堂吃饭,并不一定就比别家的孩子过得更好。李银桥在心里暗暗佩服毛主席的教育方法,同时也更加心疼这两个小姑娘了。
这天晚上,李讷本该到家,可却一直没露面。毛主席问起缘由,江青赶忙回答:“学校老师刚打了电话,说李讷发烧了,坐公交车回来让人不放心。”说完,江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毛主席,盼着他能下令派车去接。没想到,毛主席一摆手,干脆地说:“先吃饭。”
毛主席心里其实也挺惦记他女儿的。记得那次李讷做了手术,结果伤口感染了,老不见好。这事儿让毛主席挺操心的,他好几次让身边的人去看看李讷的情况咋样了。
毛主席的爱,深沉又含蓄,不是那种宠溺或溺爱,而是像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亲一样,带着一种威严的爱。
【“父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才是无价之宝”】
毛主席对自己的女儿们要求严格,但同时又给了她们足够的个人空间。他不仅是位父亲,更是女儿们人生路上的指引者。
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再受古代那种“父母包办婚姻”的老一套束缚,更喜欢自由恋爱,李敏和李讷也是这样的想法。听说李敏有了对象,毛主席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反而很赞成女儿交朋友。李敏回家,毛主席也没主动问起这事儿,他想让女儿自己告诉他。
李敏谈了个对象,叫孔令华,他是孔从洲中将的公子,还是个挺有抱负的年轻人。有一天,孔令华跟李敏商量起了结婚的事儿,李敏琢磨了好久,最后打定主意要跟老爸好好聊聊。
但是呢,李敏跟孔令华在处对象那会儿,压根儿就没聊过各自家里是啥情况。所以后来毛主席问起孔令华家里咋样时,李敏一下子就懵了,不知道该咋说。
李敏心想,毛主席莫不是在乎对方的家庭条件吧,于是她嘟起嘴巴,不服气地说:“老爹,难道你还在乎人家是什么出身吗?”毛主席见女儿误解了自己的意思,非但没恼,反而耐心地说:“结婚这事儿可不小,我不会强加干涉你的选择,但你得先了解清楚男方家里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他嘛。”
李敏觉得老爸说的话挺在理,立马就去找孔令华聊这事儿。孔令华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敏是毛主席的姑娘。
晓得孔令华是孔从洲的娃儿后,毛主席心里头挺高兴,他还亲力亲为给闺女张罗了这场婚事。
结婚后一年,李敏迎来了她的小宝贝儿子,而这个名字,竟是毛主席亲自挑选的,叫孔继宁,从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个外孙的疼爱之情。有一天,阳光明媚,李敏和孔令华两人合力,抱着孩子,用一辆简易的平板车装上全部的家什,就这么悄悄地离开了中南海。他们这一走,毛主席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满是不舍。
李敏一家搬离中南海后,手头就紧巴了起来。毛主席心疼闺女在外头不容易,所以每个月都会从自己挣的稿费里头抽点儿出来,给在外头的女儿寄过去。
跟李敏比起来,李讷结婚可就晚多了。
李讷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各科成绩都遥遥领先,所以她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向来不怎么上心。毛主席呢,也特别疼爱自己这个女儿,对她的恋爱进程从不强加干涉,更不会去催她。
1970年的时候,李讷去了江西进贤县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参加劳动。她对自己特别狠,跟大家一起下地干活、吃大锅饭,使劲使起来一点都不含糊,从不怕吃苦。但她从小就身子骨弱,老生病,哪能顶得住那么大强度的活儿,结果没多久就病倒了。
李讷生病那会儿,有个徐姓男同事对她特别上心,一来二去,两人就有了感情,没多久就打算去跟组织申请结婚。可这事儿让江青知道了,她死活不同意,说是那徐同志年纪比李讷小,家境也普通,家里人都是工人。
毛主席和江青在对待孩子婚姻问题上,想法完全不同。他在信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孩子们的婚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做主吧,咱们别插手。”江青瞅见这批复后,这才点了头,答应了这门亲事。李讷结婚时,场面特别朴素,就请了几个单位的同事。毛主席呢,派人给女儿送了一套完整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就当是结婚礼物了。
不过,李讷的这段婚姻很快就因为两人性格上的差异而走到了尽头,他们开始分开居住。那时,李讷已经身怀有孕,她果断地决定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
李敏和李讷在50年代那会儿,一直跟老爸毛主席住在中南海里。她俩姐妹关系特别好,给毛主席平时的日子添了不少乐子。时间一晃,她俩慢慢长大了,就像小鸟翅膀硬了,开始向往外头的天地,就离开了老爸。但毛主席心里头,始终觉得她们还是小孩子,老惦记着她们。
1976年,毛主席离开了我们。这事儿对那俩姐妹来说,简直是天塌了一样。她们心里头那个悔啊,想着老爸走的时候,身边竟然连个孩子都没在。
毛主席走了以后,李敏和李讷啥遗产也没拿到,不管是在他老人家生前还是离世后,她俩都没沾到一点特殊待遇的光。可李敏和李讷心里头一点不觉得憋屈,她俩总说:“钱财那都不是事儿,老爸给我们留下的那些精神层面的东西,那才叫真正值钱呢。”
现在,李敏和李讷都已经到了非常高龄的阶段,她们依然没忘老爸的叮嘱,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默默地过着简单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