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编团加强无人机。
如何进行旅升师?从俄乌战争来看,合成旅的最大问题是重型单位过多、野战步兵过少、严重依赖后勤,一旦需要守备抗线,过多的装甲部队在无人机的影响下不能发挥作用,而下车步兵过少又不能形成稳固的防线。所以战时真正要做的是将合成营升级为混编团,然后将合成营升级为混编师。
其主要操作是给合成营配属两个普通步兵营,并且大量加强无人机,主要用于给合成营提供守备能力,并稳定保证其后勤。

新型混编团以一个2+2合成营为基础,加强一个混编炮兵营、两个步兵营,共四个营:
·1、原有一个合成营、两个坦克连、两个装甲步兵连、一个火力连、两个120迫榴炮排、一个反坦克导弹排、一个便携地空导弹排、一个狙击排、一个支援保障连、装甲抢修排、运输排、侦察排、工兵排、通信排、救伤排。

·2、加强一个混编炮兵营、一个指挥保障连、两个122榴弹炮连、十八门、一个自行25/35高射炮连、六门、一个无人机侦察连。
·3、配属两个步兵营,565人,营部18人、卫生队6人、炊事排24人、步兵连3各133人。
·连部9加强无人机,步兵班9排长3各加强小型无人机和巡飞弹。

·炮排1排长30人,红箭12反坦克导弹3具9人,重机2挺10人、60迫2门10人炮兵连,一共148人。
·连部12加强无人机,82迫排6门炮共37人,红箭8反坦克导弹6具共31人,12.7高机排共6挺37人,35榴弹机枪排6具31人。

三个合成营编入六个步兵营,三个炮兵营之后组成三个混编团,然后以一个合成营、一个侦察营为基础,编入一个作战支援营、一个炮兵营,组成一个装甲突击团、一个勤务保障营、新编入一个大中型无人机营、一个指挥控制营、一个电子对抗营、一个机甲特战营组成一个支援保障团,共编成五个作战群,即为五群制新型打击师。
重装旅开道攻坚,中型旅打歼灭战,轻型旅上来驻守就行了,人手不够的话拉个武警机动部队上来就行,更何况还有那么多预备役部队
在是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合成旅扩编为师级单位,可以在师指下采用一个合成旅为骨干,增加一个预备役部队的轻步兵旅配属作战,然后师指下面直辖一个重炮团(155加榴营一个,远火营一个,高炮导弹混编营一个),一个无人装备营(机器狗+无人机)一个机械化工兵营,三个后勤保障营
俄乌战场上,俄军拉胯是因为战场支援不足:1.空军,火箭军对地方关键节点的压制;2.战场感知能力;3.后勤补给能力
参考德三,把有限员额集中在军官士官以及技术兵种,做好后备预备役力量的训练
合成旅主打模块化模式,重型旅正面突击、中型旅穿插阻击、轻型旅侦查袭扰,任务时副军长坐镇指挥,妥妥一个加强师!
我就想说,现在整个战场感知和活力覆盖都已经非常全面了,就连拖鞋军都能停火箭弹覆盖一个区域。你整这么多人不是抱团送吗?我一直认为未来战争都是连排战术分队在一个区域执行任务,后方通过视频视像以及无人侦察,然后直接精准火力支援。哪怕敌方出现人多打人少也只是送人头。
在国内作战,不需要考虑人不够的问题 。如果是境外作战,假如一个合成旅为主要作战单位,多增加相应的力量,比如多增加一个防空营,增加一个进攻的导弹营,增加一个直升机大队和无人机大队,增加一个步兵营,增加一个火箭炮营,这样的配置由一个正师级或者副军级的领导指挥,可以平推一般的中小国家
没有补给,再强的加强团,加强师,还是纸老虎,毕竟不可能让补给线顶着重炮和导弹前行[得瑟][得瑟]
分布式战争让师变成烫手山芋[呲牙笑]
真打起来,核心还是人,训练有素的指挥人员和技术兵种操作人员是最难搞的
战时拉武警吧[狗头]平时把这些辅助作战力量训练好。战时地方守备以征兆预备役为主
需要轻步兵不是还有应急管理部门的预备役和国企事业单位的预备役人员
你恐怕是没搞清楚合成化改革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吧!你以为只是增加几个兵种那么简单的事?
这个很好!
这是对八十年代军队编制的建议吗?没钱上装备时你说军队太落后全是比摩托跑的快的步兵,有点钱上装备了你又说步兵少了,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该上装备时重型旅先上,该上人时轻型旅先上,哪个小单位多了就抽一两个留守或者配属加强到兄弟单位去
混蛋合成即混编合成
什么是混编师?
应该加强远火支援能力和防空能力,,增加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远火覆盖能力,防空上也得增加最新防空导弹,雷达,同时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火力覆盖还要全面加强
武警和应急管理部门落实大中型无人机
把部分军官士官退役转内勤文职外包人员
重装合成旅是用来进攻的,你非要拿来搞防守有意思吗
给应急管理部门标配直九和米171,给武警装备25/35自行卡车高射炮[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