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
学龄前儿童多久做一次视力检查合适?远视储备是什么?户外运动可以防控近视吗......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幼儿园篇),一起来了解↓↓↓
01
学龄前儿童多久做一次视力检查
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很小,常常不能准确地表达看不清楚的感受,导致家长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因此,给孩子定期做视力检查是早期发现学龄前儿童近视或其他眼疾的重要而又简单、有效的方法。
理想状态下,正常出生的宝宝,在6个月时应到医院进行屈光筛查。如果宝宝屈光状态正常,可以每隔6~12个月定期做检查;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警惕因为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全,可能发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所以应该在出生后按要求及时进行眼底病变筛查及定期追踪。在出生6个月时进行屈光筛查;
3岁左右,小朋友要跟着爸爸妈妈学会辨认视力表,每6~12个月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
02
如何尽早发现眼睛是否近视?
03
学龄前儿童正常远视储备是多少
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长度并未达到成人水平。此时新生儿的双眼处于远视水平,这是生理性远视,也称之为“远视储备”。远视储备是“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因而为孩子保留合适的远视储备非常重要。
每个年龄孩子的远视储备量可以参考上方表格,如4-5岁儿童生理屈光度为150-200度远视,就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若此年龄段的儿童生理屈光度只有100度远视,那就意味着孩子的远视储备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的情况。
04
怎样保护孩子的远视储备?
一些孩子学龄前期报各种课外班,其中有些还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很容易造成眼疲劳,长此以往可能使远视储备量下降。因此,建议孩子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应停下来远眺或闭眼休息。
用眼距离太近、姿势不良,都可能使近视发生的危险增加。建议家长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和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面一个拳头、握笔写字时手指离笔尖一寸。
05
户外活动真的可以防控近视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户外活动对未近视儿童的保护作用很明显,对延缓尚未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的作用更明显。因此,在没有发生近视的幼儿园及低年级孩子中增多户外活动非常必要。
针对我国近视发病年龄早,学龄前儿童远视储备不足的情况,建议幼儿园及低年级孩子每日增加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06
爱吃甜食会造成近视吗?
经常吃甜食,摄入过多糖分,有可能增加近视发生的概率或加重近视。日常饮食中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做到营养均衡。适当增加摄入鱼类、豆制品、奶制品、蛋、虾等富含钙的食物,以及芝麻、糯米等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对眼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