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浩田主政总参时,4位副手有2人从军长直升副总长,级别却差一级

史座计 2025-03-20 14:17:42

众所周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参谋部一直是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军事行动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

所以总参谋长人选基本都是拥有丰富作战经验、擅长军事作战指挥的将领担任,比如张万年、傅全有、梁光烈等将军,在任总长之前,都在各级部队担任过军长、大军区司令员等军事主官。

然而,有一位总参谋长比较特殊,从没担任过师、军、大军区的军事主官,却能当上总参谋长,他便是迟浩田将军。

迟浩田15岁参加革命时,正值抗日战争末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解放战争中,从战士一步步升任27军的基层军官,还被华东军区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

我军首次大授衔时,迟浩田以南京军区27军79师235团政治处主任的身份被授予了开国少校军衔,时年26岁,属于27军所授予的39名少校中最年轻的一位。而在迟浩田之后担任总长的张万年比迟浩田大一岁、傅全有比迟浩田小一岁,彼时都被授予的是开国大尉军衔。

由于迟浩田在百万大裁军时期,从总参副总长兼总参政治部主任的岗位上空降到济南军区当政委,使得他成为我军第一位升任大军区主官的开国少校,另一人是1992年11月担任南京军区政委的刘安元,也是开国少校,在1955年20799名开国少校中能有如此地位的仅他们两位。

不过,刘安元虽然作为大军区级主官,但并没有晋升到上将,只是中将衔,而迟浩田卸任济南军区政委后,开创了济南军区主官直升总参谋长的先例,并且荣升为上将衔,是我军唯一当过大军区主官还能升上将的开国少校。

迟浩田主政总参长达5年时间,然后才交棒给大一岁的张万年,值得注意的是,张万年是从济南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上直升的总参谋长,同时也是继迟浩田之后第二位由济南军区主官直升总长的将官。

相比梁光烈担任总长时,麾下有隗福临、钱树根、葛振峰等至少9位副总长当副手,而在迟浩田当总长时,却只有4位将官给他当副手,分别是韩怀智中将、何其宗中将、徐惠滋上将、徐信上将。

而且迟浩田将军麾下的这四位副总长,各有特点。

首先是徐信将军,自1982年从总参谋长助理的岗位升任副总长后,任职了长达10年时间,和迟浩田总长一起卸任。

而且,在徐信担任副总长的3年后,另外的韩怀智、何其宗、徐惠滋也都相继升任副总长,但只有徐信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被授予了上将衔,和他的顶头上司迟浩田一起,成为17位首授上将的将官之一,同时还是唯一获授上将的副职。

其次是韩怀智将军,也是从总参谋长助理的岗位升任的副总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诸多战事。

尤其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作为“铁军”任职时间最长的军长,韩怀智率领54军狠揍了越军部队,而此时他的儿子,身为54军162师炮兵团政治处保卫股长的韩东军也上前线参加了战斗,真可谓是上阵父子兵,后来韩东军也被授予了将官衔,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唯一的父子将军。

再次是徐惠滋将军,从39军军长的岗位晋升为副总参谋长,和徐信将军一样,担任副总长长达10年之久,但他并没有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被授予上将,而是中将。

鉴于徐惠滋将军在卸任副总长后,还能继续升任大军区级的军科院院长,然后才被授予的上将衔。

最后是何其宗将军,他是迟浩田总长的4位副手中最年轻的一位,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亦或抗美援朝等革命战斗,但他参加过对印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最终在百万大裁军时从14军军长的岗位直升为副总参谋长,彼时他才42岁,成为最年轻的副总长。

不过,何其宗所任的副总长并非是像徐信副总长那样是大军区级,也没有被授予上将,而是在1988年被授予少将衔,2年后才晋升的中将。何其宗当了7年副总长后,又空降到南京军区担任副司令员,所以何其宗是迟浩田总长麾下的四位副手中,唯一的副大军区级副总长。

3 阅读:1281

史座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