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乌两军正在巴赫穆特进行鏖战;对于俄军来说,拿下这个战略要地,顿涅茨克东部及中部的一半地区基本就纳入了俄军的控制范围,还能顺势向西攻取斯拉维杨斯克,向南进攻康斯坦丁,达到基本控制顿涅茨克的战略目标。
这也就是俄罗斯调集重兵进攻巴赫穆特的原因,在这里的冲突已经持续了8个月,俄乌双方近30万大军在无数次的攻守交换中,早已经让巴赫穆特这座乌克兰的盐业中心城市繁华不再,变成了一堆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美媒也将其形容为了“俄乌绞肉机”,足见巴赫穆特战场的残酷程度。
如今,俄军已经把巴赫穆特团团围住,展开了激烈的进攻,乌军如若没外部支援,失守是迟早的事情。但俄罗斯在面临巨大消耗下还要猛攻巴赫穆特,其可能也是为了转移乌军的视线,分担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其他地区的进攻压力。
据乌克兰所说,俄罗斯已经开始了春季攻势,将会出动1800多辆坦克,3950辆装甲战车。2700套火炮系统,400多架战机以及300多架直升机等,对乌东发起大规模进攻;而正进攻的俄罗斯雇佣军“瓦格纳”也传出消息,已经成功拿下了巴赫穆特北部的一个战略城镇克拉斯纳霍拉。
这也撕开了俄军从北侧进攻巴赫穆特的口子,进一步封堵了乌军的撤退路线,降低了乌军死守巴赫穆特的可能。但几个月来的激烈战斗也表明,俄军想轻松取胜的难度很大,这其实也是整个乌东战场的真实写照,即使是最精锐的俄罗斯雇佣军“瓦格纳”也不得不承认。
2月10日,“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格津在著名俄罗斯军事部落客皮高夫播出的访问中直言:俄罗斯需要花费18个月至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拿下顿巴斯地区的顿内茨克和卢甘斯克;如果要到第聂伯罗,将控制范围延伸到第聂伯河的更广泛区域,则大约需要3年,如若能实现,乌克兰或许会被一分为二。
但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需要再硬撑3年,可目前快持续一年的俄乌冲突,已经让俄罗斯身心俱疲,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若再打上3年,显然也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而且还需要至少一年半才能完全控制顿巴斯,这对于在乌东经营许久的俄罗斯来说,显然是有点把俄乌冲突打成了烂仗。
俄乌冲突开始之初,俄罗斯的构想是用3到4天的时间便可拿下基辅,为此,俄军向基辅方向集结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还曾被曝进攻车队长达5.2公里,可后来的结果并不如人意。俄军的作战行动屡屡受挫,不得不改变作战思路,转战乌东地区,可随着战争进程的逐渐推进,俄军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给了乌克兰反攻之机,导致俄乌局势陷入了僵局。
现在的局面,恐怕并不是俄罗斯愿意看到的,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俄罗斯当前的窘境,是否能在战场上对乌军形成正面打击之势,还值得商榷;“瓦格纳”首领普里格津也坦言,巴赫穆特有很多路可以出来,但进去的路却少之又少,乌克兰军队并不是乌合之众,相反都训练有素,俄罗斯根本不可能从正面突破占领巴赫穆特。
虽然他只是雇佣军,所说的话并不能代表俄军,但其所属的领导的“瓦格纳”是乌克兰战场上的重要力量,参与了多场俄军发起的战役。它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便代表了俄军的状态,而“瓦格纳”雇佣军受战争影响,已经有超过4万人阵亡,但其总兵力也不过才5万人,虽然说其中有4万人是由被招募的罪犯组成,战斗力不如正规军,但也足见乌军的坚韧程度。
这也是俄罗斯有意进行谈判的原因之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于各方都不好受,俄罗斯也如此。能以非战争手段来获取战争果实,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法,因此,也有了2月11日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提出的“无先决条件谈判”。
但就乌克兰的态度来说,想要开启谈判并不容易,俄罗斯还必须有能让乌克兰回到谈判桌上的实力。因此韦尔希宁也强调道,俄罗斯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会以为谈判创造条件而展开,这并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已,前面已经提到,俄军正调兵遣将,已集结起数十万军队,准备对乌克兰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扭转局势走向,而这与“无条件谈判”也并不冲突,因为谈判的前提,还是要对方能够心甘情愿坐到谈判桌上。
此外,普里格津所说的将乌克兰一分为二,是真的有可能会成为现实,姑且不论俄罗斯已渐渐在东乌克兰形成实际占领之势,乌克兰邻国波兰也对西乌克兰虎视眈眈。
2月6日,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曾表示乌克兰可以将西部领土暂时先交给波兰“保管”。理由也很简单,波兰是北约成员国,碍于这层身份,俄罗斯不会对波兰下手,由此,乌克兰就能保住本国土地。但波兰表面话说得好听,就凭以往波兰对乌克兰领土的觊觎,一旦转交出去,乌克兰再想拿回来的难度将会非常大。
这对乌克兰来说绝对是赔本买卖,如果泽连斯基真答应了波兰,那么国家主权将名存实亡,但心向北约的泽连斯基,还真的有可能这么做。因为就目前的状态来看,乌克兰如果得不到西方的及时援助,显然也支撑不了多久,为了与俄罗斯对抗,不排除泽连斯基会出卖国家利益。
到那个时候,乌克兰就会形成一分为二的既定事实,东欧将会出现西乌克兰及东乌克兰,乌克兰将不得不面临国家瓦解的命运;比起这样的后果,或许谈判才是乌克兰的唯一出路。
罪犯能为国而战也不错,带罪立功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