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星期四阴

离开松潘
一
今天大部分时间在路上。从松潘到都江堰大约需要5个小时。还要从都江堰转车去广汉,到广汉应该是下午5点左右了。大巴车不走高速公路~考虑成本与利润~这样速度会比较慢。在岷江大峡谷中穿行;发源于松潘的岷江,在这里还是一条碧绿颜色唱着歌的小溪流。要在汇聚众多河流,冲出四川盆地之后,才能变成奔腾咆哮的大河。
松潘早晨的温度0℃,有点冷。一路阴云密布,中午11点在茂县一个服务区休息,气温仍然偏低。大客车跑了2个多小时了,一直在岷江大峡谷中奔驰。国道G213,双向单排道,路上的车辆不是很多。20年前应该是也走的这条路,我记得是在峭壁上开出的盘山公路极为险恶。岷江在谷底犹如一线。也许后半程汶川路段会不一样吧。

在车上接到哈尔滨小伟表妹的微信,哈市大表哥病故。过了80岁驾鹤好像都属于善终。但亲人辞世仍令人心情沉重。人生苦短,生命无常。万事皆空。
人生下半场,一半看清,一半看轻。其实身边所有人,也只是阶段性的陪伴。那些你放不下的人和事,到最后岁月都会替你轻描淡写。生命来来往往,我们一边欣喜的遇见,一边却又遗憾的说再见。有的人如路过的风景,有的人如暂时停靠的驿站。成年人之间相伴同行是彼此的幸运,渐行渐远才是人生的常态。所以感恩那些生命中的邂逅,也释怀那些已经走散了的人和故事。
二

岷江流过
中午过茂县。大客车从县城南边开过,有羌族博物馆,有茂县旅游集散中心等等等。茂县与汶川相邻,当年大地震同样受损严重。这一带是山区,山高谷深的山区。过了茂县就是汶川了。十多年过去了,大地震留在记忆中,留在历史上。车道右侧是岷江,岷江边全是碎石。局部地方有几块看得出来的水泥路面。旁边有一行字注明:5.12大地震G213国道遗迹。路犹如此,人何以堪?
三、旅行十日症
有一个体会。每次外出旅行,尤其是强度较大的旅行,在一周到十天左右,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例如从昨天晚上开始,我进入涕泗横流状态,包括呼吸都有灼热感。我准备有相对应的药品,今天晚上吃。之所以要拖一天,是为了让免疫系统稍微锻炼一下。连续乘坐长途汽车是比较辛苦的,这种屁股和座垫坚韧不拔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
四
过了汶川以后,公路两边的高山逐渐消失。我们来到丰饶的成都平原。下午2点10分到达都江堰客运站。立即去售票厅买了2点半发车到广汉的汽车票。这衔接,简直了。这样今天晚上住在广汉,明天就能从容不迫在三星堆博物馆逛上一天。早就期待来三星堆,冥冥之中强烈的向往。似乎那些天地之初神奇的小铜人、小怪物、小精灵们,和我存在某种无可言喻的精神联系。别人来是看考古成果,我来是认亲。这么说就理解了吧。

汶川大山
五
途中经停彭州汽车站。逗留约20分钟重新发车。这样到广汉应该是在4点半左右。整个成都平原都在阴云笼罩之中。我来成都多次,记忆中似乎从未见到过成都的太阳。自古即有“蜀犬吠日”的成语。成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在文中提到,他过去听说四川多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狗就会叫。他以为这是夸大其词,但后来自己来到南方,发现确实如此。对于喜欢纳木措蓝、赛里木蓝,至少也是老虎滩蓝的我们来说,恐怕很难把成都作为宜居选项之一。
PS:在青海湖与我们同车的夫妻俩是成都人。说这个夏天气温超过36℃的时间有两个多月。她家的空调用到了9月底。
六
《远走高飞》
我一路看过千山和万水
我的脚踏遍天南和地北
日晒或是风吹
我都无所谓
路边那朵蔷薇
鲜红的纯粹
关掉了手机管他谁是谁
不要去理会是是与非非
天亮走到天黑
从不觉疲惫
黄昏中的堡垒
多颓废
如果迎着风就飞
俯瞰这世界有多美
让烦恼都灰飞
别去理会自我藉慰
如果还有梦就追
至少不会遗憾后悔
迎着光勇敢追
远走高飞说走就走一回

都江堰街头
青甘川之旅第十一天,写于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