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4名红1干部到红4做参谋长,结果留下一生的阴影

今人说古 2025-04-14 23:43:39

1935年6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顺利会师。6月下旬,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中央召集两大方面军的高级军政干部,开会商讨接下来的战略和行动。

会上通过“向北进攻,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议。

会后,张国焘却自恃兵力远超中央所在的红一方面军,几次三番电报要权。

张闻天、周恩来、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领导,为顾全大局,尽可能满足。

不仅如此,张国焘还私底下许以名利,企图拉拢红一的党政军干部。被拉拢的彭德怀、聂荣臻都感到相当忧虑,并有了戒心。

中央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抽调部分红一的干部到红四工作的方式,加强两大方面军的联系,增强红四指战员对中央的了解。

张宗逊、陈伯钧、李聚奎、彭绍辉,这4位建国后的开国上将,同一时间被调到红四方面军任军参谋长。

因张国焘的关系,他们在红四的工作情况并不乐观。这段工作经历,给他们留下了不同程度的人生阴影。

陈伯钧是红9军的新任参谋长,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张国焘处参加会议,听他们谈论一、四两个方面军的纠纷,感到十分愤慨,并直言这些红四高层干部的态度“过火”。

陈伯钧心中十分难过,到安静的晚上想起,“痛彻肺腑,以致暗泣。有生以来,伤心事,莫过于斯”。

他本寄希望于张国焘,能从中调和,却被敷衍“其中尚有很多隐情”。幸好有朱德、刘伯承两位老同志在,告诉他“镇静、冷静,详细观察事变之进展”。

经过一番痛苦的头脑风暴,陈伯钧终于想通,不再把那些不入耳之言放心上,更不去想。

后来,他因不肯执行张国焘的错误路线,遭到打压,被调到红军大学做主任教员。

张宗逊是红四军的新任参谋长,军长是许世友、政委是王建安。当时中央决定把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北上。红四军属于右路军的一部分,中央跟他们一起前行。

张宗逊晚年回忆这段经历,说自己在红四军工作得相当不安心。不安心到写信给右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请求调动工作。要知道他当时才到红四军工作不到一个半月。

之后,张宗逊收到右路军总指挥部的电报,“宗逊星夜回总部,另有任务”。

收到电报后,张宗逊不顾刚恢复的伤体,连夜赶路,一晚上走了6、70里路。

因为没有见到叶剑英,有些累的他便决定在司令部休息一下。第二天睡醒起来,通过刘志坚、李伯钊的告知,他知道了张国焘的阴谋,震惊不已。

就此,张宗逊猜出“星夜回总部”的电报是谁发了。可惜,还是没赶上,他懊悔极了。

当天,万分难过的张宗逊想逃至北上,追随中央和毛主席,但因道路不熟、不通当地语言,便放弃了。之后,他精神恍惚、情绪消沉。

后来他因反对张国焘,被调到红军大学当教员。

李聚奎是红三十一军的新任参谋长,他对于这项新任命相当抗拒,既委屈又不悦,眼泪都要落下来了。最后是军委打来电话催促就职,他才不情不愿去上任的。

周恩来知道李聚奎的心情,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之谈话,做思想工作。其实也是要他做好思想准备。

周恩来说:“两大主力红军会合,这是中国革命的一大胜利,但也出现了一些扯皮的事情。你到四方面军后,不但要把份内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要顾全大局,搞好两军的团结。”

李聚奎听后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可是真到红三十一军工作,才发现那点心理准备根本不够。

他到任几天后,红三十一军原军长孙玉清被调到红九军,新任的军长叫余天云,很年轻。

余天云的性格粗暴野蛮,完全不讲道理,因想占有李聚奎的一支手枪、一匹骡子和一个望远镜,假借擦枪时走火,试图将其干掉强行占有。

李聚奎心情苦闷之余,更加怀念红一方面军的同志了,怀念那种友爱、温暖、和谐。

当时他除了咬紧牙关忍受,别无他法。一个多月后,余天云被调到红军大学学习。

余天云虽然走了,但李聚奎依旧郁郁寡欢,他不能理解红四方面军发生的事,更难以接受张国焘的种种言行。

李聚奎倒是没被调到红军大学去,但也莫名其妙被降职为副参谋长。

彭绍辉是红三十军的新任参谋长,他比前三位更倒霉,半个身子进了鬼门关,差点丢了性命。

从不跟上级讲价钱、谈条件的彭绍辉,此次接到上级的调令后,犹豫再三,最后到红三军团司令部,准备找彭德怀说明自己不去红四方面军的情况。

彭德怀不在,他就向军团政委杨尚昆说。

杨尚昆静静倾听,等到彭绍辉全部讲完才开口。

杨尚昆说,这是革命需要,中央为了团结四方面军、争取共同北上,必须这样做,你必须去,去了还必须好好干。

彭绍辉还是不能接受,感到十分不痛快,但还是选择听命令。

周总理听说他有情绪,专门找他谈话:“你不但要去,还要多做工作。一定要谦虚谨慎,注意团结,跟四方面军的同志们打成一片。”

来到红三十军后,彭绍辉按照杨尚昆和周恩来两位领导的指示,用心工作,团结四方面军的同志们。

可由于张国焘抗命南下和公然挑拨,致使四方面军的许多指战员,对中央和一方面军出现错误认识,对不顺从他们的人动辄打骂。

彭绍辉与之争辩过几次,没想到也被指责。而且他认为红四方面军对参谋工作完全不重视,将参谋长当副官使用,他这个参谋长是有名无实。

因给朱德写的一封信,被张国焘的人截获的事,彭绍辉差点被枪毙。

万幸朱德以命相逼,站到彭绍辉前面说:“你们要枪毙彭绍辉,就先枪毙我!”虽然没死,但还是有皮肉之苦,吃了两个响亮的耳光。

后来听说张国焘另立中央,还把朱德、刘伯承分开并软禁起来,彭绍辉的火爆脾气一下就上来,想去找朱、刘二人。幸好被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劝住,否则肯定要没命。

不久,彭绍辉也被调到红军大学工作。

这些到红四方面军的红一干部们,等跟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遇上后,境遇才有所好转。

不至于朝不保夕,性命完全操之他人。

0 阅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