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初上映的电影《古董局中局》香港上映时间尚悬而未决,爱奇艺上面已经可以收看了。这部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了五脉传人许愿因要查明唐代武则天明堂佛头真相而发生的一系列冒险故事,由雷佳音,李现,辛芷蕾和葛优等出演。就电影本身而言,如果有意忽略情节自身逻辑方面的一些硬伤,拍的倒是很好看,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可以说是花团锦簇的。
当然了,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始终解决不了一个终极问题:男主角许愿的祖父许一城将国宝武则天明堂玉佛头出卖给日本人,他虽然将真佛头做了一个假头,真作假时假亦真,借以瞒过老朝奉和日本人以保护国宝。但实际情况是,玉佛头确实送给了日本人,尽管留了后招,但玉佛头回国这件事情本身就无法预料,一旦玉佛头一直在日本,也不会有人能够发现真相,那么他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
这个故事可以让人联想到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事件,即原刻于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东壁上的浮雕《帝后礼佛图》失窃的事故。此浮雕创作于北魏年间,是中国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后被盗卖至国外。现其中之《北魏孝文帝礼佛图》藏于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与南朝对峙达150年左右。学过中学历史的读者大概都会记得孝文帝拓跋弘迁都洛阳的故事,随着政治中心南移,石窟造像的运动也从云岗转移到了洛阳伊水两岸,即龙门石窟 “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
《帝后礼佛图》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养行列。北段刻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南段构图与北段相似,刻文昭皇后莲冠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个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前导、簇拥下迎风徐行,方向与北段相对。作品中人物密集重叠,顾盼照应,既浑然一体,又有丰富变化,体现出创造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浮雕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全图刻人物虽多达四十余个,但主次分明,人物意境各异。它显得虽分散而和谐、统一,生动地描绘了北魏皇家贵族的仪仗队之庄严的秩序,这是当时最高等级与最高造型艺术水平的浮雕作品。此外,从作品中人物的衣冠发式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制度看,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此,这件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清末至民国时代,龙门石窟经历了利益熏心者疯狂的盗窃和破坏。而举世无双之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也没能逃过这场厄运。1931年,这两幅图被时任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远东部主任的普爱伦盯上。普爱伦找到了一个叫做岳彬的北平琉璃厂的古董奸商,这个人还是个盗凿惯犯。岳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来到洛阳进行现场盗凿活动。高2米、宽4米的大型浮雕就这样被凿下,碎片被包装起来运到北京,拼接之后最终运送去了美国。事后虽然有人说,其实岳彬没拿这两块浮雕赚到多少钱,光是复制加工就花了不少成本。加上岳彬以前就经常干这种 “私藏真品给自己贩卖赝品给老外” 的套路,于是就有了传说:真正的《帝后礼佛图》还在岳彬手里,美国的那个是假的。由于当时岳彬的铺子已经散掉,真相究竟是什么也将永远是一个谜题了。而晚景凄凉的岳彬,于1954年春节前的一个夜晚死于狱中。
幸运的是,在河南居于巩义的石窟寺同样有一副创作于北魏年间的帝后礼佛图,与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相比,巩义礼佛图的位置与形式,均取法前者。后者,帝后均增加了随从,壮大到三四层之多,如同展开的长卷,占了大半个窟壁的位置。
2021年4月,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礼佛台,通过装束复原和情景演绎,让国宝 “复活”。跨越千年,帝后再次聚首,那匆匆而过的岁月在拈花一笑中如恍若昨日。
铭记一段历史,记忆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