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封信:为什么我们总把最糟的脾气,丢给最亲的人?

渊海来信 2025-04-03 14:37:39

最亲近的人之间,往往隔着最深的洋流

【来信展封】

“渊海:今天妈妈问我‘微信怎么转发视频’,我教了三遍就吼她‘怎么这么笨’。可说完就后悔了——小时候她教我系鞋带,整整教了一星期啊。——躲在被子里哭的「坏脾气女儿」”

▎ 深海观察室

左为母亲手写菜谱,右为子女发朋友圈屏蔽家人的界面

数据真相:

► 超68%的年轻人对父母说话比对同事凶3倍► 子女给父母的微信回复中,70%是“嗯”“在忙”“别烦我”► 但80%的父母手机里,收藏着孩子三年前的语音

我们像深海里的灯笼鱼——对陌生人发光,对家人却紧闭光源。因为知道那片黑暗永远会包容自己,就肆意泼洒情绪的淤泥。

▎ 情绪标本簿病例003:@北漂程序猿(28岁)“春节回家时,爸爸兴冲冲要学用扫地机器人,我嫌他学得慢,直接设置成自动模式。后来才发现,他只是想让我陪他多说说话。”

病例004:@二胎妈妈(35岁)“女儿打翻牛奶时我暴怒,其实是在气凌晨三点哭闹的儿子,和假装加班的丈夫。”

▎ 渊海处方笺

试试这些“不完美但有用”的补偿:

❶ 设定“5秒原则”:想发火前,先数5下心跳(心率真的会降)❷ 把“烦死了”换成“我累了”(家人接住的概率提高80%)❸ 每周发一条不屏蔽家人的朋友圈(哪怕是阴天随手拍的云)

【漂流瓶互动】

“你是否也曾把温柔弄丢在深海?在评论区写一句想对家人说的真心话,今夜,让渊海替你送达”

月光下的海浪冲上岸边贝壳,内藏褪色的全家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