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现22小时负电价,卖一度电亏8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向航说 2023-05-08 22:49:22

我们早已离不开电,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和电力息息相关,所以网上才出现了大量诸如“假如永远停电了该怎么办?”等脑洞大开的问题,而电价也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

而电力的供应则是通过电力现货市场来实现的。电力现货市场是指电力供需主体通过交易平台进行买卖电力的市场,其价格则是由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的。

然而,在今年“五一”假期,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出现了连续22个小时的负电价,这诡异的现象也刷新了国内电力现货市场负电价持续时间纪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电力供需关系失衡

负电价的产生源于电力供需关系失衡。当供大于求时,电力市场价格将出现下跌,甚至可能出现负电价。

在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出现负电价的原因之一就是电力供应过剩。在“五一”假期期间,山东电力消费量较低,而电力供应量较高,导致电力供需关系失衡,出现了负电价。

据统计,4月29日至5月3日,山东电力现货实时交易共发生近50次负电价。其中,5月1日20时至5月2日17时,连续22小时的负电价时段最为突出。

新能源接入量增大

随着新能源的逐渐普及,大量的太阳能和风能陆续接入电力系统,也加剧了电力供需关系失衡的情况。

因为新能源的接入不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其发电量通常是固定的,而供应商在向市场供应电力时通常会优先选择使用新能源。

在山东电力现货市场,由于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其发电量也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一席之地。

所以,当电力市场需求不足以消化新能源的发电量时,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进而诱发负电价的产生。

市场机制缺失

电力现货市场是一个市场化交易平台,其电价应该由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

然而,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电力市场的定价权并不在市场参与者手中,而是由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来制定。

在这种机制下,电力市场存在一定的僵化。因为参与市场交易的供需主体往往不能够自主决定交易价格,而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

这种市场机制缺失也导致了电力市场在供需失衡时出现负电价的问题。因为在机制的限制下,市场参与者无法有效地自主调整交易价格,避免出现负电价等问题。而这种问题的根源则是电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一定程度上刺激新能源的发展

虽然负电价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是不利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可以刺激新能源的发展。由于负电价的出现通常与新能源的接入量增加有关,所以,负电价反映了电力市场中新能源发展的成果。

在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尽管对市场参与者来说,负电价会带来较大的压力,但是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来说,负电价的出现则体现了政策的成效。

对电力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虽然负电价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新能源的发展,但对于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却是不利的。因为负电价的出现可能会对电力市场造成一定的震荡,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另外,负电价通常也会导致供电公司的亏损问题。因为在负电价的情况下,供电公司通常需要将电力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售出,从而导致公司的亏损。长期来看,这也将会对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

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出现连续22小时负电价的原因主要是电力供需关系失衡、新能源接入量增大、市场机制缺失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负电价既有对电力市场的促进作用,也对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电力市场应该在完善市场机制、平衡电力供需关系等方面积极作为,从而实现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