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对于现在年轻一辈来说可能已经很陌生,但对于很多70后和80后来说,香港电影是这一代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记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香港电影的发展简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洋人将电影传入香港。1898年,美国汤玛士·爱迪生公司的摄影师到香港拍摄了一批纪录片,辑录成五个主题。到了1899年,香港开始有商业性的电影放映活动,不过只是在空地搭起影戏竹棚。
1901年,香港拥有了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标志着电影的商业化开始形成。1909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了影片《偷烧鸭》,属于香港最早的电影。
1913年,黎民伟和美国人合办了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摄制了故事短片《庄子试妻》。1923年,黎民伟又和他的兄弟等创办了香港第一家全部由香港人投资的制片机构——民新影片公司,1925年上映了它拍摄的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
胭脂剧照
然而,在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和1941年开始的日据时期,使得香港电影业一再受挫。直到光复后,香港电影才迅速复兴,百花齐放,出品了诸多脍炙人口之作,颇具本地特色。
进入60-70年代,这时期的香港电影发展情况非常辉煌,其中最为卖座电影的当属邵氏武侠片,以张彻、楚原和胡金铨等为代表的导演撑起了武侠片的半壁江山,拍摄出了《独臂刀》、《金燕子》、《大醉侠》等多部经典电影,对香港电影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随着李小龙加盟嘉禾,拍摄出《唐山大兄》、《精武门》等脍炙人口的佳作,李小龙的电影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独特的功夫风格和演技深受观众喜爱,功夫电影的兴起也为香港电影走向国际打下了基础。
独臂刀
金燕子
大醉侠
唐山大兄剧照
精武门剧照
除了功夫电影,70年代的香港电影还有其他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喜剧电影,以许冠文为代表的喜剧片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他独特的幽默风格和精湛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代表作如许氏三兄弟合作的《卖身契》、《半斤八两》、《鬼马双星》等皆令人印象深刻。
半斤八两
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的制作技术和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电影制作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许多先进的拍摄技术和手法被广泛应用。这使得香港电影在视觉效果和叙事上更加出色,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影体验。
进入1980年代,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类型的电影如动作片、喜剧片、恐怖片等都有很好的表现。成龙率先在80年代达到了巅峰,经过了多年磨砺,成龙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功夫片风格,五福星系列、快餐车、警察故事系列、A计划系列,成龙带来的喜剧功夫片既有惊险紧张的打斗场景,也有轻松活泼的搞笑情节,这种题材更加符合当时香港群众的观影需求,而次次通过搏命换来的高票房使成龙开始成为家喻户晓的功夫明星。这一时期另一个代表性的男演员是周润发,周润发在早期的电影如《巡城马》、《何必有我》、《癫佬正传》里面甚至都还不是主角,虽然演技也不错,但是票房就是上不去,一度被封为票房毒药,直到1986年《英雄本色》的出现才开启事业巅峰,之后在《江湖情》、《监狱风云》、《赌神》等片均有精彩的表现,其中《赌神》中的大背头造型更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此外,以林正英为代表的《僵尸先生》、《音乐僵尸》、《灵幻先生》等僵尸系列也是这时期涌现出的令人难忘的佳作,影片中除了僵尸等恐怖元素外也不乏一些插科打诨的搞笑情节,让人觉得惊悚之余又忘了这其实是鬼片。
A计划
英雄本色剧照
到了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这时期是赌片以及喜剧电影的巅峰时期,尤其是周星驰强势崛起后,无厘头风格开始盛行,并有《赌侠》、《赌圣》、《上海滩赌圣》、《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等等佳作的出现。经过喜剧片浪潮之后,由刘伟强执导的香港黑帮题材系列电影《古惑仔》开始盛行,由郑伊健、陈小春等为主演,主要以《人在江湖》、《猛龙过江》、《只手遮天》等为代表,讲述了洪兴成员陈浩南、山鸡、大天二等人出生入死的故事,这也成为郑伊健为数不多的代表作。再到后来,随着市场变化原因以及这一时期盗版的猖獗,香港电影逐渐后续乏力,没有能出现新的类型。到1990年代末,香港电影开始走向萧条与衰退,至于新世纪以来的《无间道》系列以及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虽然也属佳作,但终究已掀不起太大波澜。
赌侠
古惑仔
如今,香港电影正面临青黄不接的时候,新上映的片子往往也还是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林家栋等等老面孔,想要重拾往日的辉煌,只怕真的不易,但愿真的还能有这么一天,那将是对我们众多铁杆香港电影迷的最大宽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