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8年,皇次子胤礽再次走上了太子之位上,此时的九子夺嫡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状态,而且皇长子胤諟已经提前败露,被禁锢在直郡王府中,周围布满了重兵,一步也不能离开府中。
胤礽被恢复太子名位的当天,老三、老四和老五都晋封为和硕亲王,老七和老十也晋为郡王,只有老九、老十二和老十四才封为固山贝子。可见,这些皇子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大。

随着太子的一些事情败露后,皇阿玛终于还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废除了胤礽的太子名位,而且将他禁锢在居住的咸安宫中。
【禁锢后的前十年】一个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太子,被废除后,难免会震惊朝野,一些守旧派大臣还是很难接受的。因此,自从康熙52年至康熙59年,先后有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大学士王掞、都察院御史陈嘉猷、翰林院检讨朱天保先后上奏康熙,请求恢复皇太子的名位。

这一次,皇阿玛已经铁定了心,不能将大清的江山交给无德之人。因此,在康熙61年,秘密立下遗诏,确定皇四子胤禛为储君。
然而,在康熙的这一份遗诏中,还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好圣孙,也就是胤礽的次子弘皙,一直深受皇祖喜爱,养育在康熙身边。因此,在这个遗诏中,让后世之君继承皇位后,一定要立他的这位嫡孙为王。

康熙驾崩后,继位的雍正次日就册封弘皙为多罗理郡王。要知道,此时康熙的几位小儿子还都是皇子身份,都没有封爵。可见,弘皙在康熙内心中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皇子,甚至在二次恢复胤礽太子名位时,还是考虑到这位优秀的皇孙。
就在康熙59年,玄烨还曾经下旨册封了胤礽的第三个女儿为郡主,为的就是下嫁到蒙古王爷,进行和亲。

咸安宫毕竟面积有限,胤礽一直都是皇太子身份,所以京城没有王府。那么,雍正元年时,他已经有15位妻妾、12个儿子、14个女儿,孙子也有十几位了。这么一大家子人,已经不够住了。
此时,弘皙也已经被册封为理郡王,趁着这个机会,雍正帝为这一家选择了一个好地方,那就是在京郊的郑家庄,修建了郡王府。
王府建成后,雍正帝安排了皇室的兄弟子侄们,陪同弘皙一家人全部搬到了王府中,只有胤礽和几位妻妾居住在咸安宫里面,当然老四也恢复了二哥的自由,这让禁锢已久的胤礽内心里面十分的感动。

雍正二年十二月,此时胤礽已经病重,雍正下旨找了很多太医来诊治,都说已经难以治好了。无奈之下,拥有兄弟感情的皇帝,已经开始为他准备后事。
那么,胤礽在弥留之际,次子弘皙也来到了身边。胤礽告诫他,这一家能够拥有这一切,都是弘皙的皇叔所给,以后要竭尽全力的为朝廷办差。

雍正在一旁也听到了二哥的话语,内心里面十分的感动。后来,下旨让庶出的弘皙生母,封为了胤礽的侧福晋,这样弘皙就是嫡出了。
这一次,弘皙的生母李佳氏成为了侧福晋,在家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有孩子的胤礽妻妾,都是可以跟着李佳氏前往郑家庄的王府中居住,环境优越。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三日,51岁的胤礽终于离开了人世。去世后,雍正帝下旨,追封胤礽为和硕理密亲王。

胤礽是两立两废的皇太子,按理来说是未来皇帝的政敌。然而,在康熙朝已经被废的他,反而受到了雍正帝的善待。因此,胤礽的下场比老八、老九、老十要好很多。
雍正本来就属于太子一系的,太子被废后其实也是雍正接管了太子党的部分势力。
胤礽是康熙废的,对雍正已经没有威胁,别人都不会有什么异议。雍正对他好点还能挣个兄友弟恭的好名声。
老二已经对雍正没有威胁了,还有,他两本来关系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