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音频行业中,一个品牌若想长期保持市场竞争力、赢得消费者认可并建立持久影响力,绝非易事。纵观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常青树品牌当属索尼,其传奇产品线 Walkman 更是开创了个人音乐播放器的先河。
在首款 Walkman 产品问世 43 年后,我手上这款索尼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 WH-1000XM5 传承了 Walkman 注重音质和用户体验的设计理念的头戴式耳机也迎来了重磅亮相,凭借去年推出的全新「玫瑰灰」配色,它再度掀起销量热潮。全新「玫瑰灰」配色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高颜值耳机的追求,也让我这个对高颜值耳机毫无抵抗力的人,有了撰写深度体验的契机。
外观——柔情与高雅于一身的「玫瑰灰」
在正式分享前,我总习惯从包装谈起——优秀的产品包装能奠定消费者的第一印象。索尼 WH-1000XM5「玫瑰灰」采用与耳机本体同色的外盒设计,实物与印刷色差极小,透过包装即可直观感知产品的美学语言。不仅如此,索尼 WH-1000XM5 采用再生纸和可回收纤维材料,降低对原生木材的消耗,契合索尼「绿色管理 2025」的环境目标,呼应消费电子行业低碳转型趋势。
开箱后,映入眼帘的是与耳机同色的织布硬质收纳盒。其扁平化设计便于收纳至背包或行李箱,且收纳盒+耳机_线材的总重量也仅约533 克,轻量化优势显著,大幅降低出行负担。
考虑到索尼为索尼 WH-1000XM5 平铺折叠收纳方案,这款耳机在放置和拿取时都无需二次手动折叠,这种与收纳盒内部结构高度契合的平铺折叠收纳方案,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因过度挤压导致耳罩或头梁变形,收纳仓内专门设计的定制化凹槽,可固定耳机主体与配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晃动。另外,这款耳机的线材还有专门的独立磁吸隔层,可以存放耳机线、转接头等小物体配件。
将注意力放到耳机本身,可以发现索尼 WH-1000XM5「玫瑰灰」融合玫瑰的柔情与灰色的高雅,在这「玫瑰灰」身上感受到一种既不张扬,又能通过柔和的灰调与暖粉色相结合所打造出来的独特色彩,雾面哑光质感带来了舒适柔和的触感。诞生之初就有着引领时尚潮流的清晰目标。该配色我认为相对中性,无论男女消费群体均可轻松驾驭。
纵观索尼头戴式耳机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它更像是「便携工具」到「技术艺术品」的进化史,在最基本的佩戴舒适性上索尼 WH-1000XM5 也做得相当出色,约 250 克的净重量为轻量化佩戴提供了优势,搭配柔软减压型皮革 + 一体化头梁设计内部填充记忆棉的一体化头梁设计,实现了与头部接触的地方皆为柔软材料。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体验细节,那就是索尼 WH-1000XM5 的转轴都专门设计了静音设计,无论是调整耳罩的佩戴角度,还是调节头梁长短时都做到了操作静谧性,从源头上大幅度降低上述机械部件的振动对用户带来的听音干扰。所以嘛,如果论细心,还得看索尼。
音质——索尼在声学领域的又一次自我超越
分享了索尼 WH-1000XM5「玫瑰灰」的外在细节之后,开始进入耳机最核心的音质环节,考虑到索尼在音频领域本身拥有较高的造诣,导致在试听环节难免也会先入为主地变得更苛刻一些。
在实际体验中,我通过手机与索尼 WH-1000XM5 使用 LDAC 蓝牙音频编码技术连接使用,试听 Adele 的《Someone Like You》时,索尼 WH-1000XM5 对齿音和泛音的控制非常精准,人声的呼吸转换和颤音细节自然真实,对声音细节的还原表现力是比较出众的。
同样,在欣赏 Hayd《Closure》一曲时,索尼 WH-1000XM5 几乎无底噪的表现力,将整一首歌曲那份空灵感充分表现出来,歌曲开头的海鸥在海边飞过的放空感,乐器和人声的出现到宁静释然的旋律之间的衔接处理很自然。除此,在欣赏方大同《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的时候,我曾经使用多款耳机试听过这首歌曲,可是能将吉他勾弦技巧清晰呈现出来的确实不多,索尼 WH-1000XM5 是其中之一。
除了对于人声为主的流行音乐表现出众以外,我认为这款耳机在电子乐和嘻哈曲目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例如呈现 Billie Eilish 的《Bad Guy》一曲中,合成器低频浑厚且富有弹性,无拖沓感,并且低频瞬态响应迅速,层次分明,避免轰头感。试听下来,我可以感受到索尼 WH-1000XM5 的调音风格延续索尼标志性「温暖均衡」路线,低频量感略增强以适配流行乐,同时保持中高频通透性,这样的调音风格属于耐听型风格,不容易产生听音风格疲劳。
上述的优势,我觉得离不开这款耳机内置的定制 30mm 碳纤维复合振膜驱动单元的功劳,通过优化振膜刚性与轻量化设计,提升高频延展性和低频动态响应。索尼 WH-1000XM5 也延续了一些 Walkman 中口口相传的制造工艺,例如使用含金的无铅焊锡、镀铜大型高音质电阻、专门优化的电路布局,这些细节里都蕴含了索尼音频过去数十年的技术沉淀。除了物理硬件的高素质保障以外,音源素质也是好音质的有力保证,索尼专门打造了 DSEE Extreme 数字音频增强引擎,可实时修复压缩音源(如 MP3)的细节损失,还原接近 Hi-Res 的听感。
音频信息量有了足够的保证以外,索尼经典的LDAC 编解码器则提供了最高达 990 kbps 的传输码率,是传统 SBC 编解码器(约 328 kbps)的三倍,因此能够传输更多音乐数据的原始声音,也难怪 LDAC 可以被誉为无线传输高解析度音频的革命性突破。在硬件+算法+带宽传输这样的技术组合拳之下,才造就了这次索尼 WH-1000XM5 在音质表现上的新突破。
科技——除了沉浸,它还是耳机全新交互引领者
如果说工业设计和好音质是索尼音频产品的护城河,那么索尼 WH-1000XM5 身上的各种黑科技称得上是为这道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都有了充分的建树,这款耳机所拥有的索尼黑科技太多,例如出色的①主动降噪、②高质量语音通话、③智能免摘对话、④安全聆听等,容我逐项分享。
索尼 WH-1000XM5 的主动降噪体验最厉害之处在于它所带来的自然聆听,考虑到主动降噪耳机本原理上就是通过反向声波抵消噪音,一部分人如果长时间在这种压力波听感下可能会刺激内耳前庭系统,从而引发一定的耳压平衡困扰,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所谓负压感。
不过,索尼 WH-1000XM5 的优势在于它的①主动降噪能力除了显著以外,它还能兼顾听感舒适性,可是它的主动降噪模式带来的耳压感知是最弱的,按照我的理解是索尼搭载的高性能集成处理器 V1+HD 降噪处理器 QN1 双芯片系统可以做到高速精准的实时噪声抵消,在环境噪声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精准分析噪音源,无需时刻开启高强度的主动降噪水平,其中 8 麦克风系统阵容也为精准噪声分析提供了扎实的硬配置。
举个我佩戴索尼 WH-1000XM5 时的使用经历,例如有一次在蔡依林《第三人称》一曲的开头时,我一度误以为耳机没有成功连接设备,导致声音直接从手机的外放中被播放了出来,结果发现声音就是耳机所发出来的。尽管我觉得这款耳机的 AI 智能降噪表现已经很出色了,可是索尼仍然为用户提供了 20 级环境声可控降噪可供自由定义,耳机的降噪幅度由自己做主。
不仅如此,在日常的室内开风扇扫吹身旁和户外行走的过程中,我发现索尼 WH-1000XM5 这款耳机在开启主动降噪时的风噪抑制表现也非常出色,几乎将风噪对于音质的影响降到了一个可忽略的水平,我甚至觉得主动降噪耳机一直以来的风噪问题已经在这款耳机上得到了技术性的解决,这是索尼通过多麦克风环绕结构所带来的又一项提升体验的黑科技。
索尼 WH-1000XM5 精准的噪声拾音能力在②语音通话质量的提升上也颇有建树,其实该耳机配备的 8 麦克风系统,其中 4 个麦克风专用于通话场景的质量升级,它通过一套采用波束成形技术精准捕捉人声,同时通过 AI 降噪算法抑制环境噪音,使接收语音的那那头可以接收到索尼 WH-1000XM5 清晰且几乎无背影杂音的语音。
按照我们在公共的咖啡厅,还有行驶中的地铁测试环境中的场景测试,可以发现这款耳机对于用户的拾音表现可以做到饱满自然,细节保留完整(如呼吸声、唇齿音),又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噪音对于通话质量的影响,即便在相对吵杂的场景进行通话也无需扯着嗓子大喊大叫,这不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的又一个鲜明的例子么。
专注于沉浸聆听本身肯定没错,可是生活中必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可是频繁的摘戴耳机确实是一件挺繁琐的事情,因此索尼为 WH-1000XM5 打造了③智能免摘对话功能,双麦克风阵列 + 骨传导传感器检测用户发声时的声带振动与口型动作,自动暂停音乐并切换至环境声模式,无需手动操作即可实现对话。在实际的体验中,该功能几乎可以做到了 90% 以上的精准度,日常的免摘沟通是完全不在话下了。
如果说智能免摘对话功能已经很精准了,那么快速提醒功能就是为免摘沟通体验实现了锦上添花,用户仅需要快速用手掌捂右耳罩,耳机就会自动快速调低音乐音量,并且同事放大环境声音,以达到顺畅临时交谈的效果,智能免摘对话+快速提醒组合可以做到 100% 的免摘对话成功概率。值得一提的是,两项免摘沟通音乐暂停与恢复大概存在约 0.2 秒延迟,我认为这个时间差几乎可以做到无感延迟了。
如果你比较注重耳朵健康,具备④安全聆听功能的索尼 WH-1000XM5 可以在 Sound Connect APP 中实时查看音压水平,如果你对音压没有什么概念,索尼甚至还细心地附上了世卫组织推荐的音压示例和聆听限额供用户参考。
对于部分用户关心的续航表现,索尼 WH-1000XM5 可以带来约 30 小时的长续航,搭配 PD 快充的(充 3 分钟可听 3 小时)加持之下,耗电低充电快的索尼 WH-1000XM5 压根就不存在续航焦虑问题了。
总结:
索尼 1000X 系列常年占据高端头戴降噪耳机销量榜首,以「降噪+音质」 双优口碑压制 Bose、苹果等竞品,最核心的原因还是益于它拥有足够均衡的硬实力,也体验了索尼音频「技术定义力 + 场景洞察力」双轮驱动的产品策略是奏效的,从索尼 WH-1000XM5 这些年在市场上的不俗反响(某东 10 万+评论数和 96% 的好评率)可以得到验证。
这次体验的索尼 WH-1000XM5「玫瑰灰」不仅在头戴式耳机产品审美上做到了新的突破,在 2025 年综合实力依旧非凡的产品力,让我对它的下一代产品索尼 WH-1000XM6 抱有更大的期待值,非常好奇索尼还能在这款几乎已经很难找到软肋的优秀产品上还能如何升级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