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娃放学时,你家是不是也常上演这一幕?小宝看到发光陀螺走不动道,扯着衣角喊"妈妈我要买"。其实啊,这正是教孩子认识金钱的好时机!分享我试过的几个接地气方法,帮娃从小建立理性消费观。
一、逛超市时带娃算算账,花钱不再是"数字游戏"
以前我也头疼孩子见啥要啥,后来发现带他一起购物特别管用。上周去超市,我让小宝自己挑牛奶面包,结账时故意让他看着手机支付:"你看,买这3样花了58块,咱们钱包里的钱就少了这么多哦。"回家路上又和他掰扯:"要是买了陀螺,这周的零食钱就不够啦,你选哪个?"几次下来,孩子明显知道钱是有限的,不再随便开口要东西。
记得提前和娃列个购物清单,告诉他"今天咱们就花100块,买完计划内的东西,剩下的钱你可以选个小玩具"。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比讲十遍"赚钱不容易"都有用。
二、让娃自己"赚"零花钱,明白钱是劳动换来的
光知道花钱还不够,得让孩子体会挣钱的辛苦。我给小宝定了个"家务小清单":扫地5块、洗碗3块、叠衣服2块。一开始他觉得好玩,抢着干活,后来有次擦桌子累得直喘气:"妈妈,赚钱原来这么累啊!"现在想买贵点的玩具,会主动说"我多攒几周零花钱再买"。
周末还可以带娃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比如帮忙整理图书角,得到的小奖励比直接给钱更有意义。让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需要付出努力,而不是手机里随便划划就能有的。
三、存钱罐+消费计划,帮娃学会"想要"和"需要"
给孩子准备个可爱的储蓄罐很有必要!小宝现在把零花钱分成三份:一份买急需的东西,一份存着买大件,还有一份说要"给妈妈买礼物"。每次想买玩具,我就问他:"这个是现在必须要的,还是可以等等的?"慢慢的,他自己会琢磨:"上次的积木还没玩够,这个陀螺可以下个月再买。"
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哦!我现在买东西会故意念叨:"这件衣服虽然好看,但家里类似的还有,暂时不买啦。"孩子看在眼里,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权衡。有次他居然说:"妈妈,你的口红还有好多,别浪费钱啦!"老母亲真是又好笑又欣慰。
其实教孩子理财没那么复杂,关键是让他们在生活中慢慢体会。现在小宝出门很少乱要东西,看到喜欢的会说"我记在愿望清单里,攒够钱再买"。这些小改变,比买到任何玩具都更让我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