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上朝时,被刺客当街杀死,谁是幕后的主谋?

有范又有料啊 2025-02-24 08:46:33

公元815年盛夏的黎明时分,长安城笼罩在薄雾中。当朝宰相武元衡的马车从靖安坊缓缓驶出,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然而,这趟寻常的上朝之路,却成了大唐建国以来最骇人的刺杀现场。

马车刚出坊门,灯笼骤然熄灭。侍从尚未反应过来,一支冷箭已穿透向导的肩膀。黑影自树后窜出,十余名蒙面人手持利刃,杀散护卫,直扑马车。待军士举火赶到时,武元衡的尸身已浸在血泊中,头颅不翼而飞。同一时刻,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通化坊遭遇伏击,身中三剑,若非仆从舍命相护,险些殒命。

消息传至大明宫,唐宪宗悲恸罢朝。长安城全城戒严,金吾卫倾巢而出,坊市闭户三日。堂堂宰相竟在皇城脚下身首异处,举国哗然。

官府悬赏千万钱、五品官职缉凶,终在禁军牢狱中撬开真相: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亲信张晏等十八人供认行凶。月余后,东都防御使再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安插的刺客据点。两股势力交织,直指淮西战事——这场刺杀竟是藩镇对长安的“斩首行动”。

三年前,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联合王承宗、李师道对抗朝廷,企图延续父死子继的割据传统。唐宪宗力排众议启用武元衡、裴度等主战派,步步紧逼淮西叛军。眼见战场失利,李师道竟想出釜底抽薪之计:“若屠尽朝中主战大臣,朝廷必撤兵。”

然而血案反成转折。重伤的裴度被擢升宰相,李愬雪夜奇袭蔡州,生擒吴元济;李师道遭部将反杀,头颅传送长安;王承宗虽献地请降,终在惶恐中病亡。历时四载,这场由刺杀案引爆的削藩之战,以唐廷重掌七镇告终。

长安街头的斑斑血迹,最终浇灭了藩镇割据的野心。武元衡的悲剧,成为中唐皇权重振的残酷注脚。

0 阅读:7